PMI邊際改善年底擇機降準仍可期

四季度經濟的聚光燈下,降準何時“登臺”成爲市場熱議的焦點。

隨着11月製造業PMI數據的持續回暖,以及近期創新公開市場操作工具的採用,市場對於降準的預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儘管有聲音認爲,當前經濟形勢下,降準並非燃眉之急,但在多重因素的交織下,年底擇機降準依舊可期。

首先,從PMI的“晴雨表”中,可以窺見製造業的活力正在逐步釋放,但生產端的景氣度整體好於需求端,這意味着需求端仍有待進一步的政策“加油”。

其次,當前國內通脹的持續走低,CPI和PPI均維持在較低水平,這爲貨幣政策的進一步放鬆提供了空間。降準,作爲提振信心、刺激需求的有效手段,自然成爲了當前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它不僅能夠爲企業“減負”,還能爲市場注入更多的活力。

與此同時,12月政府債供給的壓力、MLF的到期以及季節性因素等多重挑戰,使得資金利率面臨中樞擡升、波動加大的風險,這進一步凸顯了降準的必要性。降準如同一場“及時雨”,能夠緩解資金市場的緊張情緒,爲經濟的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

當然,應對資金壓力,降準並非唯一的選擇。人民銀行也曾動用創新的公開市場操作工具來應對資金壓力。但降準的獨特魅力在於其提供的流動性期限長、成本低,這對於商業銀行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在當前商業銀行淨息差屢創新低的情況下,降準更是如同一劑“強心針”,能夠有效降低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緩解其息差壓力。

與國際上的主要經濟體相比,我國在降準方面仍有較大的操作空間。而今年9月,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的前瞻性表態,更是爲年底降準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他明確表示,在今年內還將視市場流動性的狀況,可能擇機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0.5個百分點。

當前,中國經濟總體保持平穩態勢,人民銀行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數次實施貨幣政策調整,特別是9月下旬以來,推出了一攬子增量政策,全力推動實現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這些政策的實施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

未來,隨着國內地方債化債供應的放量,多地紛紛發行再融資專項債券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爲助力寬財政發力,貨幣政策仍有必要繼續採取支持性做法,進一步發揮貨幣政策與積極財政政策的協同效應。

支持性的貨幣政策仍需乘勝追擊,年底擇機降準無疑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政策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