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燈會27日點燈 臺南市街區掛花燈搖身變燈籠城

臺南市普濟殿燈會27日點燈。(普濟殿提供/程炳璋臺南傳真)

神農街花燈街區16日點燈。(南臺科大提供/程炳璋臺南傳真)

臺南市消防史料館被近2000盞燈籠包圍,打造成燈樓。(臺南市消防局提供/程炳璋臺南傳真)

臺南市鄭成功祖廟懸掛花燈給人「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意象。(讀者提供/程炳璋臺南傳真)

邁入第10年的普濟燈會公佈27日點燈,今年從普濟殿附近社區共懸掛2000盞彩繪燈籠,照亮國華街區,加上神農街區、鄭成功祖廟燈籠展持續推出,臺南市消防史料館燈樓第2年舉辦,臺南市鬧區化身成燈籠城。

普濟殿燈展以圓燈籠爲主,推出10年,規模逐年擴大,中央與地方政府皆出經費補助活動,被票選爲臺灣10大燈會之一,甚至遠渡東洋,到日本參加「臺灣祭」展出。每年春節期間,吸引遊客涌入拍照打卡。

普濟殿燈會27日點燈至2月28日,今年不設主燈,改以400盞燈籠迷宮爲主題,以「入龍喉、出虎口」作爲口號,象徵走出迷宮,脫去「厄運」的含意。

除了燈籠迷宮外,普濟殿今年懸掛燈籠共1500盞,從廟延伸到國華街區,廟方考量新冠肺炎疫情,今年停辦踩街、表演活動。

臺南市除了普濟殿圓燈籠,今年有多處景點以特色燈籠照亮街區,中西區神農街以冬瓜燈爲主題,第5年由南臺科大學生策展,16日點燈至2月28日,因爲神農街住戶平時即已懸掛燈籠,今年打造「花燈就是路燈」的感受,校方請學生逐戶討論,按住戶特色彩繪燈籠。

市定古蹟鄭成功祖廟以「大紅燈籠高高掛」爲意象,請各級學校學生與熱蘭遮失智協會完成彩繪花燈,共在7大燈區懸掛2022盞燈籠,19日點燈至2月28日止。

臺南市消防史料館燈展19日點燈,祭拜火德星君爲主祀神明,19日起在全棟館樓懸掛2000盞圓燈籠,打造「燈樓」,展出至2月15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