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少棒 再創棒球佳績

中華棒球隊在世界棒球十二強冠亞決賽以四比○完封日本,創下中華隊首次勇奪世界大賽冠軍紀錄,亦掀起對棒球的熱議。棒球號稱臺灣的國球,最受國人的熱愛,當然也是政府最重視的運動,相較其他的項目,棒球得到公部門最多資源的挹注。然而無論是整體戰力或是運動人口,離美日兩大棒球強國皆有相當大的差距,即使近年在世界棒球排名經常名列五強,但內行人皆知那是綜合各級賽事積分,無法反映出真正的棒球實力。

政府發展基層棒球,始終強調紮根功夫,反而忘記更重要的工作,即大量散播棒球種子,致棒球人口無法擴大,也不可能見到巨木成林。戰績至上的精英球隊需要較多的人力及經費,且一年到頭的比賽及訓練,不但造成球隊的財力負擔,球員的課業也因而荒廢。許多除棒球之外一無所知的球員,當棒球生涯結束之後,無論是升學或就業,皆會遇到不少阻礙。

先進棒球國家如美國與日本,公部門的經費大多花在場地興建與營運維護,從最高等級的職棒球場到社區的簡易球場俯拾皆是,足以提供各層級成千上萬的球隊使用。因爲棒球場數量多且接近社區,美日兩國少棒隊皆屬於社區成立的少棒隊,小學生超過兩成是少棒隊員。

反觀我國小學去年硬式球隊一八八隊,軟式球隊二三六隊,總共四二四隊,以每隊二十四人計算,總共約有一萬餘人蔘與國小少棒比賽,而該學年度我國小學中年級以上的學生總數約爲六十一萬人,也就是每一百名國小學生不到兩人能參加。相較美日兩國,我國棒球發展金字塔底下的小選手是不是太少?

我國棒球運動若要永續發展,應先穩固國小棒球運動基本盤。筆者反映臺東基層棒球教練的心聲,盼望政府增設社區棒球場,並鼓勵各國中小學或社區成立棒球隊。唯有厚實的金字塔底座,未來我國在世界棒球三大賽或其他國際性的棒球比賽纔有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