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憲訴法》白營仍在「凝聚共識」 黃珊珊:在野合作不是照單全收
▲民衆黨立委黃珊珊。(資料照/記者屠惠剛攝)
實習記者石嘉豪/臺北報導
民衆黨立委黃珊珊日前公開表態「不贊成」藍委翁曉玲提出的《憲法訴訟法》修正草案,此舉則遭外界解讀成「藍白合作」破局。對此,黃珊珊昨(13日)在社羣平臺重申,在野本該「合作」制衡執政黨,她也支持《憲訴法》與《財劃法》修法,不過黨團仍在「內部討論、凝聚共識」,外界不必在此時造謠生事。
翁曉玲日前提出的《憲法訴訟法》修正草案,欲增訂大法官「現有總額」爲憲法增修條文第5條所定的大法官人數,即15位,然而,黃珊珊表態「不贊成」,並直指這樣的修法內容,可能導致司法權停擺的後果。
黃珊珊的表態也遭外界解讀成「藍白合作」破局,甚而傳出綠營認爲可以在《憲訴法》、《財劃法》上和黃珊珊合作,對此,黃珊珊則在臉書發文提到,臺灣民衆黨一向反對因人設事、爲意識形態衝突而爲之個案式修法,因此黨團內就《憲法訴訟法》都仍在內部討論、根本還沒有定案。
黃珊珊表示,臺灣民衆黨對於各種法案都十分嚴謹,常常不斷反覆討論凝聚共識,許多法案需要兼顧法理面、執行面等各種面向,更要參考國外先進國家規範與我國現行機制,討論出合理可行的法案內容,「理性、務實與科學」纔是負責任的態度。
此外,黃珊珊直言,國會的在野黨本就應該「合作」制衡霸道專橫的執政黨,但實現的路徑理念本就會有些微歧異,不是全然照單全收,因此民衆黨從始至終都是採取開放態度討論各種議題與法案。
黃珊珊舉例,就好比《財政收支劃分法》,「我們支持一定要修法,但也有2大堅持,希望大家好好討論折衷出最佳內容,但是很遺憾到現在還沒有看到國民兩大黨的修正版本」。
至於,《憲法訴訟法》的修法,黃珊珊說明,有關大法官「開會門檻人數」及「表決門檻人數」,相較各國釋憲都有最低人數要求,相關規範及補救措施顯得較爲單薄,影響判決的正當性。
黃珊珊點出,在大法官出缺時之補提名機制、迴避人數過多等問題,有可能造成憲法法院運作困難,民衆黨也會提出補救方法,否則憲法法庭無法運作,更非國家之福,她承諾,待正式定案後,就會對外提出臺灣民衆黨的版本,外界不必在此時造謠生事、試圖分裂本黨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