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C Taiwan「2022臺灣企業領袖調查」系列專欄一-成功企業新定義:敏捷應變、建立信任

爲了解臺灣企業領袖如何在這充滿變化與機運的時代中站穩腳步,PwC Taiwan連續11年依據PwC全球聯盟組織規範與調查方法,綜合224份量化問卷與11位企業領袖及業界精英質性訪談結果,發佈《2022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成功企業新定義》,除探討2022年經濟展望和主要威脅,更聚焦在變動的新常態下,當今企業關鍵任務爲何?又該如何定義如今的成功企業?

經過COVID-19疫情及一連串變革的洗禮,企業的「敏捷性」(Agility)躍升企業管理的核心。從《2022臺灣企業領袖調查》結果可看到,敏捷性與企業的營收之間,存在着正相關性:根據企業領袖對於未來一年營收成長的信心程度,將樣本分爲三羣,對未來營收成長最具信心的企業羣,有40%表示可在三個月內將想法化爲實際策略或行動;但在對未來營收成長不具信心企業羣,只有21%如此表示。

如何提升企業敏捷性?綜合量化調查與質性訪談內容,PwC Taiwan歸納兩大提升敏捷性的策略原則,一是採用「貼近市場的決策機制」:疫情縮短了決策與執行之間的距離,企業領袖必須快速捕捉外在趨勢變化,傾聽並接納基層的意見與聲音,採用貼近市場的決策機制加快決策速度,並打造勇於嘗試、冒險、快速學習的文化,讓團隊建立了更高的責任感和敬業度。

第二是建立「矩陣式的組織架構」:內部組織調整也是加速決策的關鍵作法之一。企業必須盡力破除「穀倉」(silo)效應,避免各部門各自爲政、溝通不良,甚至忽視危機,建立矩陣式的組織架構,加強跨部門的溝通與合作。

此外,隨着疫情顛覆了世界既有秩序,爲股東創造最大化價值的公司治理已成過去式,今日企業被期待爲更廣泛的利害關係人負起責任、創造價值。可喜的是,從《2022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實證數據,看到了「信任」與企業「績效」之間存在正向關係。

透過詢問企業領袖一系列關於其客戶的態度與行爲的問題,計算出各家企業受客戶信任積分,並據此將企業分爲四羣加以比較。結果發現,在最受信任企業中,有70%對2022年營收成長抱持高度信心;但在得分最低的一羣受訪者中,只有32%對2022年營收成長樂觀以對。

「信任」是個持續動態變化的概念,難有一套可適用於所有產業、所有企業的標準流程,但基於PwC過去豐富的服務經驗,在此提供企業四個廣泛性的指導原則:一、審慎擬定企業的信任策略;二、顧及所有利害關係人,並瞭解之間的衝突;三、徹底履行承諾,保持一致性與可靠性;四、透過科技建立信任,建置資安韌性和維護數據隱私。

除了四大指導原則,隨着各方利害關係人對於資訊的渴求更勝以往,企業不僅要跟利害關係人充分「溝通」企業使命、願景、策略目標與績效,更要建立起一套可信賴的「制度、流程及系統」,以客觀衡量、管理及與利害關係人溝通各項策略目標與績效;企業所揭露的財務及非財務資訊,如能經第三方單位的「確信」,將能提高資訊的公信力,讓企業在信任建立的旅程上,走得更加穩健。

「信任」將是今日企業應對一切危機與變革的基礎,唯有取得信任、持續與各方利害關係人緊密互動並滿足其期待,才能確保企業持續保有活力、邁向永續經營。(本文作者爲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暨聯盟事業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