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傢俱、家裝三大賽道,如何抓住以舊換新機遇

已進入存量市場階段的汽車、家電與家裝廚衛三大行業,將在以舊換新的刺激性政策下迎來怎樣的新機遇?

14日,在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舉辦期間,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出席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主題活動,他在致辭中表示,商務部將消費品以舊換新作爲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將大力推動汽車換“能”、家電換“智”、家裝“煥新”,促進居民耐用消費品綠色更新和品質升級,加快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推動可持續發展。

瞄準三大賽道潛在更新需求集中釋放期

12日,商務部等14部門印發《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文件聚焦汽車、家電與家裝廚衛三大賽道,提出將逐步建立“去舊更容易、換新更願意”的有效機制,着力擴大國內需求。

次日,汽車、傢俱和家裝產業大省廣東印發了《廣東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就三大賽道產業鏈各環節協同與以舊換新具體方式場景進行細化。

2023年中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3.36億輛,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臺,汽車、家電更新換代有望創造萬億規模的市場空間。

此前,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曾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汽車、家電、家裝市場綜合體量大,相當一部分產品使用年限較長,能耗排放較高,有的因爲長期使用,還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隱患。

德勤管理諮詢消費品及零售行業主管合夥人鄧聶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相比服飾或化妝品等其他消費品類,消費者對汽車、家電和家裝廚衛三大類別以舊換新的觀念接受度更高。同時,相比其他消費品類,家電和家裝類產品對環境污染更大,而如今消費者對居住環境綠色環保的關注正趨於火熱。

當前,新能源汽車的廢舊動力電池如何妥善處理,成爲推動行業良性發展的熱點話題。福建省正通過獎補相關企業來加強對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產業的培育,廣東省《實施方案》也提及對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和電動自行車電池報廢和回收的支持政策。

廣東將制修訂報廢汽車、廢舊動力電池和退役光伏風電等回收利用標準,並推動電動自行車電池等重要消費品質量分級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同時培育回收、再製造、再製造產品銷售及售後服務產業鏈,推進動力電池等產品設備及關鍵部件梯次利用。此外還將加強中央和地方資金統籌協同,聯動支持符合條件的汽車以舊換新、新能源公交車及電池更新等工作。

產業鏈中部分經營主體將有望擴大

產業鏈上各經營主體合作將加強,部分經營主體有望擴大,成爲本次以舊換新政策的主要看點之一。

《行動方案》指出將培育壯大二手車經營主體,促進二手車品牌化、規模化發展。具體體現在支持二手車銷售由經紀轉經銷,鼓勵汽車生產企業開展二手車置換、廠家認證等業務。

在家電方面,也將培育一批廢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典型城市和企業,發展“互聯網+上門回收”“以車代庫”等新型模式。其中便提到要引導家電生產企業通過自有逆向物流體系,或委託家電回收、拆解等第三方企業回收等方式,積極拓展廢舊家電回收業務。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告訴記者,未來相關政策的落地應該會對當地這三個行業的生產經營產生推動作用。他認爲相關產業庫存比較大,而大宗消費品去庫存有利於消費拉動經濟復甦。

產業鏈上下游加強合作,亦是推動產業鏈可持續轉型的訴求。鄧聶告訴記者,消費品和零售企業自身經營產生的碳排放在產業鏈中佔比較小,當談到碳排放覈算範圍的三個類別時,就會發現消費品和零售產業鏈的碳排放更多集中在上游,例如農業生產、原材料、能源和燃料、運輸交通等環節。關注整個價值鏈的必要性,在於降低產業鏈上下游整體的碳排放。

以家電產業鏈協同爲例,《行動方案》指出,要健全廢舊家電回收體系,打通廢舊家電回收“靜脈循環”堵點,暢通家電更新消費循環。發揮財稅政策引導作用,研究出臺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相關資金政策,暢通廢舊家電回收處理全鏈條。

《行動方案》指出,到2027年,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加一倍,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30%。廣東則計劃至2027年,報廢汽車年規範回收拆解量80萬輛左右,二手車年交易量超400萬輛,廢棄電器電子年回收拆解處理量達1000萬臺(套)。

三大賽道推動以舊換新的難易程度不同

彭澎告訴記者,汽車、家電和家裝三大賽道在推動以舊換新上難度有所不同。新能源汽車本來就受歡迎,相比燃油車能省不少錢,如果有一些優惠、補貼,還能以舊換新,市場前景比較好。家電很久還能用,雖然效用沒那麼好,居民以舊換新的積極性不高,如果補貼高一些,回收方便一些,新家電智能化吸引人一些,那推動效果可以有所轉圜。

彭澎還認爲,廚衛傢俱的以舊換新推動難度或更大,因涉及重新裝修和全面換裝。如果經濟復甦預期好一些,就業和收入情況更穩定些,消費者換裝的積極性會更好。當然,優惠補貼力度大也會讓部分消費者動心。

鄧聶從產業鏈綠色轉型協同的視角,指出當前產業鏈綠色轉型協同的話題依舊火熱,但現階段能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一起推進可持續發展轉型的消費品和零售企業並不多,多數企業的可持續轉型停留在推出環保產品的初級階段。同時,短期因推進可持續發展轉型而實現巨大商業回報的例子屈指可數。同時,他也認爲,總的來看長期參與可持續發展轉型並進行創新的主體將變得越來越多。消費品與零售領域競爭本就激烈,企業需要差異化競爭,和AI類似,綠色是企業未來的主要創新方向之一。

以舊換新相關文件強調了標準引領與支撐對推動三大產業以舊換新的作用,以家電產業爲例,《行動方案》明確將完善家電能效水效相關標準,推廣綠色智能家電產品認證體系,引導家電生產企業依據相關標準,加大綠色智能低碳家電供給,促進產業升級和產品綠色化轉型。

廣東省亦表示,未來將加強重點領域標準銜接,鼓勵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質量標準、檢驗檢疫、認證認可等相關國際標準化活動。同時開展粵港澳大灣區碳足跡認證試點建設,推動完善廣東碳標籤機制,並擴大“灣區標準”清單和“灣區認證”項目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