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集團當反躬自省(鐘聲)

搞“小圈子”和集團政治不會帶來和平與穩定,遏華反華不是解決七國集團內部分歧的“靈丹妙藥”

近日在加拿大召開的七國集團外長會發表聯合聲明和有關宣言,罔顧中方嚴正立場和客觀事實,在臺灣、南海、東海、產能等問題上粗暴干涉中國內政,惡意污衊抹黑中國,字裡行間充斥着傲慢、偏見和遏華反華的險惡用心。搞“小圈子”和集團政治不會帶來和平與穩定,遏華反華不是解決七國集團內部分歧的“靈丹妙藥”。

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七國集團聯合聲明隻字未提一箇中國原則,卻慫恿擴大臺灣所謂“國際參與”,表明其所謂“維護臺海和平與穩定”不過是幌子罷了。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箇中國原則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是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條款》確認了中國對臺灣的主權。1971年,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並立即將“臺灣當局”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這一決議徹底解決了包括臺灣在內全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充分體現了一箇中國原則。一箇中國原則得到1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公開支持。臺灣地區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必須也只能按照一箇中國原則處理。任何勢力企圖歪曲和掏空一箇中國原則,都不會得逞。

東海、南海局勢總體保持穩定,南海是世界上最安全、最自由的海上通道之一,航行飛越自由不存在任何問題。七國集團聲稱對東海、南海局勢“深感擔憂”,拋出所謂“脅迫”“航行飛越自由”等陳詞濫調,掩蓋不住其以犧牲亞太人民福祉爲代價謀求私利的企圖。亞太地區是和平發展的高地,不是大國博弈的棋盤,七國集團應切實尊重地區國家維護和平穩定的努力,摒棄冷戰思維,停止製造陣營對抗、加劇地區局勢緊張。

在烏克蘭問題上,中國的立場一以貫之,就是勸和促談、政治解決。七國集團再次重複毫無根據的指控,將中國視爲俄烏衝突的“決定性推動者”,完全是無中生有。中國既不是烏克蘭危機的製造者,也不是危機的當事方,從未向衝突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始終嚴格管控軍民兩用物項。中方主張、中國斡旋烏克蘭危機的努力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響應和贊同,充分表明中方立場客觀公正,是人心所向。七國集團一貫在烏克蘭問題上拱火澆油,是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始作俑者,卻毫無道理地對中國進行抹黑攻擊,充分暴露其反和平的本性。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中國國防開支是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需要,公開透明、合理適度。作爲核武器國家,中國在覈政策、意圖方面高度透明,始終將自身核力量維持在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中國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不參加軍備競賽,不爲別國提供覈保護傘,不在別國部署核武器。中國發展核武器不是爲了威脅別國,而是爲了維護國家戰略安全與世界和平穩定。七國集團拋棄維護全球戰略穩定等基本原則,破壞國際核裁軍與核不擴散體系,卻倒打一耙,攻擊、抹黑別國的核政策,只會加劇對立對抗,爲國際核裁軍進程製造障礙。

七國集團曾公開表示“不會脫鉤或向內轉”,承認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重要性,卻編造“產能過剩”“市場扭曲”等藉口指責中國,公開將經貿關係政治化、武器化。所謂“中國產能過剩”已被事實證明是個僞命題。中國倡導推進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是多邊貿易體制的堅定維護者、擴大開放的積極推動者,不斷同各國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的廣闊機遇。反觀七國集團,鼓動“脫鉤斷鏈”、鼓吹“去風險”,大肆構築“小院高牆”,掀起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流,纔是破壞國際經濟秩序、擾亂國際市場、衝擊國際產供鏈穩定的罪魁禍首。遏制別國發展解決不了自身發展的根本問題,七國集團當反躬自省。

國際形勢變亂交織,“同球共濟”、合作共贏纔是正道通途。費盡心機“編排”中國,實屬力氣用錯了地方。七國集團應摒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停止人爲製造分裂和對抗,順應歷史大勢和時代潮流,多做些有利於國際社會團結合作的事情。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19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