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登革熱埃及斑蚊恐北上 應變計劃擬明年公佈

隨着氣候變遷,全球溫度上升,據預估,2050年時傳播登革熱重要病媒蚊「埃及斑蚊」恐將散佈至北部。(林良齊攝)

環保署與國衛院、臺北市環保局今天簽署「氣候變遷調適─病媒蚊變遷與推估」合作協議。(林良齊攝)

隨着氣候變遷,全球溫度上升,據預估,2050年時傳播登革熱重要病媒蚊「埃及斑蚊」恐將散佈至北部,爲了掌握現今病媒蚊分佈,環保署與國衛院、臺北市環保局今天簽署「氣候變遷調適─病媒蚊變遷與推估」合作協議,除了將針對全臺灣病媒蚊分佈調查、海拔穿越線調查,也會擬定應變計劃,並擬在明年年底公佈。

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表示,今年舉行的COP26確立溫度上升,今年8月IPCC發佈第6次報告,國家氣候變遷團隊也更新報告並指出,夏季日數將從130天增加至155至210天,冬季日數則從70天恐怕爲0天,而溫度是影響病媒蚊分佈的重要因素,預估2085年時,全球5成至6成的人口會暴露在登革熱的風險中。

國衛院國家蚊媒中心防疫顧問陳錦生說,如白線斑紋原本僅生長在亞洲,但後來隨着全球化至世界各地,因此在疾病尚未散在時就會預做規劃,才能在疫情來襲時做好準備。

「埃及斑蚊的傳播能力比白線斑蚊更強,因此更要監測」,國衛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專案技術助研究員黃旌集說,隨着氣候變遷,預估臺灣北部會在2050年時出現埃及斑紋,未來也預測恐怕全球只剩下南極洲不會有病媒蚊;他說,但不同地區的埃及斑蚊不發育溫度不同,因此在預估臺灣病媒蚊分佈時,也要建立一套監測與預防機制。

黃旌集說,過去全臺監測病媒蚊方式爲疾管署要求各地衛生所回報病媒蚊狀況,但會因人而異,因此透過此次計劃將針對全臺交通點位包括人流較多如臺北車站、南港車站、板橋車站、臺中高鐵站等地做病媒蚊監測外,也會在全臺各地放置誘殺桶、誘卵桶,並在人流頻繁的高海拔地區調查氣溫是否也影響其海拔分佈,並出應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