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公會第七屆第二次會員大會圓滿落幕 出席率逾9成

(期貨公會28日舉辦第七屆第二次會員大會。圖/期貨公會提供)

期貨公會28日舉辦第七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證期局局長張振山,以及期交所董事長吳自心、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櫃買中心董事長陳永誠、集保結算所董事長林丙輝、證基會總經理張麗真、投保中心總經理林俊宏、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宏、投信投顧公會蔡麗玲秘書長、信託公會呂蕙容秘書長等證券期貨相關單位皆受邀出席,會員代表出席率高達9成。

本次會員大會親自出席人數165人、有效委託出席人數72人,出席人數達237 位,會員代表出席率達90.8%,期貨公會理事長陳佩君表示,受到疫情、戰爭、通貨膨脹以及升息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但也帶動期貨市場避險及交易需求,國內期貨交易量已連續三年超過3億口。

陳佩君也在大會上特別感謝主管機關的支持及廣納業界建議,開放期貨商業務員轉介客戶交易國外股權差價契約、同意期貨商可以將持有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FVOCI)部位的上市櫃股票列入期貨商調整後淨資本額(ANC)計算、開放期貨商可以用自有資金購買同集團的證投信基金等,大幅提升業者資金運用及業務推動上的效率。

此外,主管機關採納公會建議,在證期局官網明確揭示交易人陳情或申訴對象的順序,引導交易人遇到金融消費爭議時,依序先向案關金融機構等相關單位提出申訴,讓期貨商可以及時與交易人溝通協調、解決爭議。

同時,期交所也採納公會建議,推動包括加掛小型期貨契約、夜盤加掛個股期貨、協助國外交易所的微型商品在臺上市以及建立斷線立即刪單(COD)的風控機制。

陳佩君指出,公會除持續在業務面及制度面研提各項建議外,也不斷致力於期貨專業的交流及人才的培育,今年舉辦了27場校園巡迴講座及與期交所合辦兩次校園徵才活動,希望爲期貨業開發更多的生力軍。

爲嚮應全球重視ESG課題,期貨公會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積極協助業者達成永續發展轉型的目標。同時期貨業對於資通安全防護的議題也十分重視,由公會邀集同業研商資安相關議題,以妥善管理及應用新興科技。

黃天牧致詞時指出,金管會109年底訂定的資本市場藍圖,其中多項具體措施已完成,其具體成效如推動期貨交易市場發展新商品,目前各類型的期貨商品已有336項商品,關於建置店頭衍生性商品集中結算機制,經過證期局及期交所與大家的努力下,目前已跟相關主要國家簽訂MOU,在結算交割的制度上將會愈來愈完善,另外包括增加期貨市場適用動態價格穩定措施商品、夜盤交易商品、擴大槓桿交易商業務範圍等。

而去年3月發佈的「證券期貨業永續發展轉型執行策略」,期許期貨同業除了業務上的發展外,要更重視永續的發展,在ESG資料庫及公司治理的內控架構上要繼續努力。此外,109年及去年12月發佈的「金融資安行動方案」有訂定目標,這對於期貨市場高度依賴線上交易的業別非常重要,上述政策的相關措施皆有助於提升資本市場的韌性及業者的國際競爭力。

黃天牧並表示,目前期貨市場的交易人有48%爲個人,22%爲期貨自營商,28%爲外資,有一半以上的交易人是個人,希望公會及期貨業加強對投資人教育宣導,提升其風險意識。

黃天牧指出,金管會希望和期貨業者、公會、周邊單位共同努力,在既有良好的基礎上繼續提升擴大期貨市場交易規模以及商品種類,促進期貨產業發展,共同營造具備動能以及韌性,永續發展的期貨市場,並期許公會與社會大衆溝通,讓期貨商的社會形象更好,多參與公益活動,讓社會大衆肯定。

吳自心表示,今年受到市場振幅及波動幅度處於歷史相對低檔的影響,交易量較去年有減少的情形,爲提升市場動能,將於今年下半年,將持續推出新商品、優化各項制度,以及擴大市場參與,希望在主管機關支持及業界先進共同努力下,能推升市場交易量。

另外,吳自心指出,近來金融反詐騙議題受到重視,將偕同周邊單位及期貨商共同努力將相關工作完善,並預告期交所將於8月10日舉辦「證券期貨業永續發展轉型執行策略宣導座談會」,今年適逢期交所成立25週年,將與美國期貨業協會合作辦理「臺灣衍生性商品市場發展研討會」,邀請大家共襄盛舉。

陳佩君表示,在疫情造成的封控措施已逐漸緩解,商業活動也逐步恢復動能,期貨公會將繼續推動期貨業永續發展,做好主管機關與業者之間的溝通橋樑,與期貨業者共同協心,集思廣義,一起努力促進期貨業的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