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下是我家】 武威:文化倉儲地加碼“兩創”

(原標題:【祁連山下是我家】 武威:文化倉儲地加碼“兩創”)

開始對話視窗。離開會取消及關閉視窗

結束對話視窗

file ID:

request ID:

media type:

mime type:

provider:

resolution:

rate:

frames:

buffer:

connection speed:

info:

[X]

央廣網蘭州12月16日消息(記者邸文炯 實習記者馬悅)“我一向認爲,涼州乃至於整個河西走廊,實際上是中國文化的倉儲之地,對於它的重新發現和認知還遠遠不夠。”著名作家葉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的涼州就是今天的甘肅武威。

絲綢之路上的武威連接着中原與西域,是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的出土地,中國最早石窟發源地,也是五涼都城、涼州詞的重要淵藪,西藏迴歸祖國的見證地……這些文化資源和歷史遺存,彙集成了涼州文化,成爲武威厚植經濟發展勢能的寶貴資源。

多彩武威(央廣網發 甘曜毓 攝)

武威文旅面臨的課題是,作爲中國文化倉儲地之一,如何賡續深厚文脈,全速推進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甘肅乃至全國旅遊經濟版圖上,佔有可與其文化高度和厚度相匹配的一席之地?

近年來,武威市以打造“文化旅遊大景區”增長極爲目標,全力實施旅遊提維升級工程,着力構建文旅消費新場景、新元素、新市場,加碼中華優秀文化“兩創”,文旅產業已進入加速上升通道。

核心增長極與星羅棋佈的文旅產業項目

武威,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在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中,武威深挖其閱盡過往的文脈和峻毅多元的風骨,以打造核心景區爲增長極,建設優質文旅項目,形成一主多輔的全域旅遊佈局。

漢唐天馬城(央廣網發 王麗 攝)

沿雷臺東路直行,由“馬踏飛燕”打頭陣,從姑臧合市步入,漢唐天馬城內衆多特色場館和院落便錯落有致、漸次呈現到遊客眼前:大漢賦館、天馬歌館、涼州詞館、非遺博覽館、中國葡萄酒城展覽館及西涼大劇院,分別從不同角度展示涼州文化,講述着武威故事。

“整個景區總用地面積約1300畝,總建築面積40.56萬平方米,總投資58.03億元,集遺址保護、歷史教育、旅遊休閒和文創孵化等多功能公共服務設施於一體,是一個建築藝術與文化旅遊珠聯璧合的綜合型景區。”天馬公司歷史街區公司副總經理張玉會介紹。

“漢唐天馬城運營以來,日均接待遊客1.8萬人次,今年截至目前實現綜合收入8000餘萬元。”張玉會說。如今,漢唐天馬城不僅吸引着衆多遊客前來遊玩,而且景區內文旅商業發展潛力吸引了大批企業進行投資建設,這裡已經成爲武威文旅發展的新引擎、核心增長極。

冰溝河景區(央廣網發 甘曜毓 攝)

國慶期間,武威市天祝縣冰溝河景區遊客量激增。得益於景區基礎建設的提升,更多的遊客能夠欣賞到這裡壯美的雪山深林生態景色。“近年來,我們通過升級擴建工程,建成遊客服務中心、接待中心等服務場所,修建旅遊步道、停車場、環保廁所、路燈及標識標牌等,極大地提升了景區的基礎服務能力。”天祝三河源文化旅遊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聶福照說。

在武威,涼州十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古浪歡樂谷、民勤通航小鎮、天祝華藏景區、農文旅融合和美鄉村項目及文廟儒學院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建成投入使用,冰溝河5A級景區創建工作有序推進……越來越多的文旅項目落地,成爲了武威文旅發展的基石。

今年,武威謀劃實施涉旅項目25個,總投資32.08億元。武威市還精準制訂招商引資工作計劃,策劃包裝文旅招商項目58個,總投資152.24億元。截至目前,武威市文化旅遊產業鏈簽約招商項目36個,年內到位資金17億元,文旅產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

業態提升豐富遊玩體驗

特色多樣化的旅行體驗是消費者追求的旅遊價值所在。武威注重歷史傳承與當代價值的串聯,依託AI、5G技術,發展打卡體驗式、互動學習式、深度沉浸式等新方式,使傳統文化煥發時代生機。

雷臺景區(央廣網發 王麗 攝)

“這裡是馬踏飛燕的出土地,面前這些威武非凡的銅車馬儀仗俑向人們展示了千年前的漢朝氣象。”在雷臺景區裡,工作人員爲前來研學的遊客講解着雷臺的歷史和文化。“隨着研學旅遊熱度不斷攀升,我們充分挖掘館內資源,與各類中小學和研學機構積極溝通,開發精品研學課程,讓遊客通過研學課程深刻感受雷臺漢文化。”武威市雷臺漢文化博物館館長王福全介紹。

“街區內大漢賦、天馬歌、涼州詞三大場館創新應用AR、VR技術,讓遊客沉浸式體驗漢文化、馬文化。園區內時常舉行快閃、舞蹈等表演,讓觀衆大飽眼福。”張玉會說,這裡各種沉浸式、互動式的文旅融合新業態,讓遊客在歷史文化中徜徉,滿足對“詩”和“遠方”的深度體驗。

三套車(央廣網發 王麗 攝)

武威美食文化源遠流長。“三套車”、菜鍋子、麪皮子、涼州糟肉、民勤涼粉、天祝萱麻口袋、古浪地達菜拌韭菜等各類特色美食,給廣大遊客帶來舌尖上的味蕾享受,共同構成了舌尖上的“武威味道”。

當前武威正以地方特色美食爲切入點,將厚重的人文歷史魅力和城市煙火詩意完美結合,聚焦姑臧合市、涼州十七巷、明清街夜市等特色街區,持續打好“美食+文旅”“美食+經濟”組合拳,加快構建“吃住行遊購娛”一體化的全新旅遊消費市場。

冬意漸濃,但武威溫泉度假村的溫泉熱意騰騰。“我們通過‘溫泉+’的方式,以特色溫泉爲吸引點,將溫泉療養、餐飲、會議、休閒度假等融合一體,爲遊客提供一處絕佳的溫泉療養目的地。”武威溫泉度假村有限公司行政運營總監耿翔鵬說。

據介紹,近年來,武威市積極發展“文旅+”新業態,按照資源特色、地理空間及旅遊通達性等要素,優化推出歷史文化遊、生態觀光遊、科普研學遊、民俗風情遊、鄉村休閒遊等旅遊線路,開發一批研學、康養、露營、探險、觀星、城市漫步旅遊新產品。

高鐵時代重新丈量武威文旅量級

今年夏天,蘭州至張掖高鐵中川機場至武威東段正式開通運營。“高鐵時代”的到來,爲武威文旅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廣闊前景。

首列高鐵駛入武威東站(央廣網發 甘曜毓 攝)

高鐵開通運營第二天,武威就迎來首趟“環西部火車遊”高鐵旅遊專列。遊客“旅”的時間少了,“遊”的時間多了,受到了廣泛好評。據悉,高鐵運營首月,累計發送旅客48.2萬人次。

“高鐵開通給我們帶來了超過往年一倍多的客流量。”武威市涼州區北關市場經營“涼州三套車”餐飲的高利鑫說。

依託蘭武高鐵的開通,武威市圍繞絲路文化、紅色文化和漢唐文化等主題,加強景區景點的高品位設計包裝,謀劃了一批主題旅遊精品線路。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也充分發揮“高鐵+旅遊”模式,常態化組織開行“週末遊”、假期“多日遊”等定製化高鐵旅遊列車,輻射帶動高鐵沿線地區旅遊業發展。

武威文廟(央廣網發 甘曜毓 攝)

“今年,我們以高鐵開通爲契機,謀劃實施‘打卡涼州’等8大主題29類文化旅遊主題活動,推出美食購物、冰雪運動、歷史文化等23條精品旅遊線路,開展‘萬名學子游武威’研學活動,擬在古浪開發‘長城徒步千人行’活動。累計簽訂研學推廣協議3個,引客協議8個,戰略合作協議4個,產品業態佈局持續煥新。”武威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劉英博說。

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武威市接待遊客4656.21萬人次、遊客旅遊花費327.7628億元,分別增長164.55%、19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