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創辦人許文龍 獲頒北藝大名譽藝術博士學位

爲表彰許文龍的卓越貢獻與成就,北藝大由校長楊其文率同校內主管及臺南美術館董事長陳輝東等人,特別於8日南下奇美博物館,親自爲許進行名譽藝術博士學位授證。儀式中,許文龍夫人許廖秀蘭、奇美博物館館長廖錦祥、副館長郭玲玲與廖婉如,還有奇美集團許春華、許家彰及宋光夫等相關主管們都共同出席,見證此歷史性時刻。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光榮的時刻,能獲北藝大頒發名譽博士學位。」許文龍表示,一個企業最重要的不是隻有賺錢,而是如何把這些賺到的錢好好的運用,且回饋於社會。他進一步說明,建造博物館是他自小的夢想,音樂也是他喜愛的興趣之一。因此,在他事業有成有餘力時,開始逐一來完成兒時的夢想,透過經營博物館讓更多人來欣賞藝術,收藏提琴培育音樂人才,開設醫院提供民衆就醫的需求,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楊其文表示,許文龍不僅是位傑出的企業家,多年來對臺灣文化藝術以及社會的關心與貢獻,更是不遺餘力。他堅持回饋社會,鼓勵幫助年輕藝術家勇於追夢,更讓人敬佩。而北藝大作爲國內藝術大學的領航者,特以頒發名譽藝術博士學位予許文龍,來向他無私奉獻的氣度與作爲,獻上最崇高的敬意。

奇美博物館收藏了一千三百餘把提琴。館藏樂器不論品質、數量及廣度,睥睨世界名琴典藏,但許文龍認爲此爲公衆資產,將世界頂尖小提琴,免費借給年輕音樂家使用,使其在圓夢過程無後顧之憂,讓名琴在有能力的人手上獲得運用。

而爲落實許文龍紮根音樂教育的理念,北藝大自2011年起執行「借用奇美基金會名琴」計劃,由北藝大於每學期甄選出15名傑出學生向奇美基金會借用樂器,包括8把小提琴、4把中提琴及3把大提琴,使用期限爲期6個月,讓學生們得以在演奏技術上更突破超越,並在音樂上有更寬闊的視野,迄今受惠師生已達200餘人次。音樂學院院長、同時也是小提琴家蘇顯達更是深受其惠。

此外,2015年,北藝大另與奇美博物館合作精心規劃推出《[email protected] ─藝術美感教育之跨越》磨課師課程,這是國內首次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就能學習的行動版和介紹樂器之課程,藉由影片讓學習者瞭解樂器、樂曲與演奏家交織成的獨特共鳴。期透過網路課程的便利性,打破藝術學習的高門檻限制,讓更多學習者親近藝術、參與藝術,同時瞭解藝術的多元可能,提升全民藝術美感素養。

除許文龍外,北藝大也在今日上午頒發名譽博士學位另4位對藝術領域貢獻卓着的前輩,分別是音樂家朱宗慶、京劇大師李柏君,水墨名家李義弘,北管藝術家邱火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