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服務助力高質量發展(生態論苑)

李紅梅

氣象部門以專業、優質、海量的數據作爲支撐,爲不同行業發展提供精細化的服務產品,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最近,遼寧營口大石橋市周家鎮的大紅袍李子熟了!果園裡,小型氣象站實時提供氣象監測服務;李子種植大戶直通式服務羣裡,果農們根據氣象部門的預報和生產建議,合理安排農事活動……得益於氣象部門的精準氣象服務,今年的大紅袍李子品質更優,果農們增產增收。

不只是遼寧大紅袍李子,重慶巫山脆李、浙江紫筍茶、黑龍江五常大米……精準的氣象服務和氣候品質認證,助力這些優質農產品實現更大價值。

如今,氣象服務不只是預報陰晴雨雪、冷暖變化,而是覆蓋農業、能源等70餘個行業大類。比如,向全國150萬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300萬農機手提供精細化氣象預報預警;實施風能太陽能發電精細化氣象服務示範計劃,可針對任意新能源場站提供從分鐘級到小時級再到月、季度的氣象要素預報和發電功率預報;開發遠洋氣象導航服務平臺及服務產品,目前已服務2萬餘航次;409個地區被評定爲“中國天然氧吧”“中國氣候宜居城市(縣)”等,多地推出氣象景觀指數,助力文旅產業蓬勃發展……氣象部門以專業、優質、海量的數據作爲支撐,爲不同行業發展提供精細化的服務產品,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氣象事業是科技型、基礎性、先導性社會公益事業。近年來,我國氣象部門堅持科技創新,構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綜合氣象觀測體系,鍛造了自主可控的氣象“芯片”——數值預報,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颱風、暴雨、強對流預報準確率不斷提升,建成多部門共享共用的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佈系統。隨着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氣象事業進一步向自動化、智能化、無縫隙預報服務發展,精密監測、精準預報、精細服務等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氣象服務產品更加專業而精細,跨界融合服務能力更強,對國民經濟的支撐作用越來越凸顯。

當前,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強發,統籌發展和安全對防範氣象災害重大風險的要求越來越高,人民羣衆美好生活對氣象服務保障的需求越來越多樣。比如,人們需要更加精準、高效乃至個性化的氣象服務;農業生產、交通、電力、能源等不同行業,需要更爲精細化、專業化的氣象服務。進一步實現趨利避害、提質增效,需要氣象事業加快推進氣象科技能力現代化和社會服務現代化,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是核心,必須打造氣象科技利器,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完善氣象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切實增強氣象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同時,堅持“大服務觀”服務國家戰略、行業發展,提供更加精細化的服務,全力做好氣象基礎性支撐作用,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賦能。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天氣變幻莫測,氣象服務助力人們看懂天氣,知天而作,開發氣候資源,挖掘潛在生產力,賦能行業發展。用好氣象服務,就能更好地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15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