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避匯損 美元聯貸案噴發

2020年國銀美元聯貸案變化一覽

根據REFINITIV最新聯貸統計,新臺幣匯率急升帶動一波企業避險潮,使美元聯貸由谷底爆大量,2020年第四季美元聯貸案量創下近四年新高,當季國銀全體的美元聯貸案總量達50億美元,爲2016年第三季以來單季最高紀錄

2020年美元聯貸案的變化可用「大洗三溫暖形容,3月因疫情發生,使市場美元利率大亂、TAIFX飆高,很多聯貸利率「報不了價」,導致多項大案一度停擺,接着在第三季又碰到新臺幣匯率強勢、加上利率低,使美元借款需求一度不振,甚至因此使2020年第三季美元聯貸案量創下2012年首季以來的單季第三低紀錄。

但2020年第四季情勢大反轉,由於企業避險需求,美元聯貸爆增,規模更是第三季的五倍,且因美元避險需求帶動的美元聯貸案量爆增,使2020年第四季全體聯貸案量以約140億美元,創下近十多年來聯貸史上單季第三高紀錄。

2020年新臺幣全年升幅超過5%,封關日以28.508元作收,銀行業者指出,展望2021年,在全球QE未結束前,海外資金仍將涌流不斷匯入臺灣,因此不僅外界普遍矚目28元關卡會否失守,企業集團因應新臺幣升值所進行的「融資舉債」也仍將持續

REFINITIV最新統計引起金融圈矚目的現象之一,就是2020年第四季國內美元聯貸案不僅擺脫低迷狀態,甚至創下2016年第三季以來的單季新高紀錄,銀行主管指出,由此可見新臺幣匯率急升對企業的壓力有多大,讓企業連「資產負債表」都必須更動。

銀行主管分析,新臺幣急升,且每年第四季是高科技產業出口旺季,高科技大廠將大舉收到海外往來廠商支付的美元貨款,這些美元貨款看似收入,但廠商在資產負債面上卻得馬上對匯率「認損」,此時若增加美元「負債」,將可發揮在資產負債表上的「自然避險」效果,透過增加帳面的美元負債部位,來抵銷資產負債表上美元資產增加反而導致的匯損對獲利衝擊

也因此,很多企業2020年第四季向銀行進行美元借款,不少大型企業集團爲此提前進行美元聯貸案的借新還舊。銀行指出,絕大多數都與產業的新臺幣急升所引發的美元避險需求有關,像華銀出任管理銀行的英業達5億美元、兆豐籌組廣達12億美元聯貸案,均爲2020年第四季具代表性的美元聯貸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