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名高風險電商 誠品書店居冠

刑事局公佈去年度高風險賣場排名,其中,以誠品書店發生940件居冠。(翻攝照片/林鬱平臺北傳真)

去年受疫情肆虐影響,民衆宅在家中網購頻率增加,詐騙案也持續增加,刑事局公佈去年度高風險賣場排名,「誠品書店」導致940名消費者被騙居冠。警方除要求業者加強資安維護,負起社會責任,也提醒民衆只要聽到「解除分期付款設定」、「重複扣款」及「升級VIP」等關鍵字,就一定是詐騙無誤。

解除分期付款詐騙手法存在已久,歹徒先駭入電商或電商委託的系統商資料庫,竊取消費者姓名、電話、消費資料及付款方式等個資,然後再佯裝客服,以工作人員操作錯誤,導致訂單變成多筆分期付款等名義,要求民衆前往操作ATM、網銀匯款或購買遊戲點數來解除設定。

警方統計,去年全國共發生4094件「解除分期付款」詐騙案,較前年增加近3成,總財損逾6億元,僅次於假投資詐騙。去年名列高風險賣場前五名的電商業者,依序爲誠品書店940件、東森購物868件、蝦皮購物500件、婕洛妮絲358件及金石堂324件。其中,兩家會員數衆多的網路書店都上榜,格外引人注目。

臺南一名32歲盧姓美髮師,去年8月曾向電商買3000元服飾,後來接到自稱是客服來電,對方表示系統遭駭客入侵造成設定錯誤,要求她申辦網銀約定轉帳功能,並聲稱若不相信就去附近警察局備案,警察會再與她聯繫。不久,盧女接到來電號碼顯示爲「+886 165」的電話,她誤以爲是警方,便依指示匯款6筆共131萬多元到指定帳戶,直到後來對方失聯,才驚覺被騙報案。

刑事局表示,每週會發函通知被害件數逾5件、疑似個資外泄的電商,並附上電子商務業者防制詐欺自評表,要求官網明顯處加註反詐騙警語、標明客服專線及客服時間,針對會員發送反詐騙提醒簡訊、延長客服時間至晚間22時等相關作爲;科技研發科也持續對業者進行資安訪談,要求加強消費者個資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