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機”已在眼前,“萬元車”還會遠嗎?

圖源:Unsplash

30秒快讀

1、傳統車廠和造車新勢力們互相看不慣,誰會是未來的老大?

2、汽車極大可能會成爲下一個手機。“千元機”大戰的場景每個消費者都看在眼裡,“萬元車”時代還有多遠?

3、智能網聯汽車,最後一次“產業世界大戰”。

汽車正在成爲無出其右的第一大能量市場,更可怕的是,這還是一個高速變革中的市場,也就是說,正在洗牌。

當女車主特斯拉展臺維權迅速火爆全網,汽車成了第一輿論場;

當華爲、小米們投巨資下場,成爲站在門口的“野蠻人”,汽車成了第一投資場;

當汽車和芯片兩大行業深度捆綁融合發展,汽車成了第一產業場⋯⋯

一時間,所有頭部資源都砸進了汽車領域,就連科技媒體也得學着報道汽車。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顯示,3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10.5%,是中國新能源狹義乘用車汽車銷量佔比首次在單月佔比超過10%。

圖源:乘聯會

行業經驗顯示,當滲透率在接近10%的時候,該品類將進入佔領市場的快車道。

毫無疑問,新能源車已經成爲無論奔馳、寶馬、豐田、大衆,還是蔚來、小鵬、華爲、小米都堅信的汽車市場發展方向,唯一有爭議的——洗牌後的市場,誰纔是老大?

華爲智能駕駛產品線總裁蘇菁的話非常清晰地道出了兩股勢力之間的分歧,“傳統車廠傾向認爲車是未來的主體,而上面存在一些計算機的單點⋯⋯但未來汽車的基礎是計算機,車是計算機控制的外設”。

瞧,即便再聰明的人也擺脫不了“屁股決定腦袋”的思維方式,顯然,傳統車廠和造車新勢力們互相誰也不服。

圖源:Pixabay

遙想當年華米OV站在諾基亞門外時的樣子,許多人都在猜想,如果將汽車看成是一種未來的“超級智能終端”,那麼,汽車會成爲下一個手機嗎?或者換個更刺激的說法——“汽車手機化”。

爲“汽車手機化”開道的是芯片和集成電路行業。當汽車擁有CPU,需要思考、學會思考、也必須思考的時候,沒有人再忽略芯片、算力、算法對於汽車的重要性,CPU作爲汽車的大腦、電機是心臟、電池是血液,而原來那一襲漂亮的一體成型車身則成了不那麼重要的“皮囊”。

圖源:高通

今天,消費者買手機第一個看什麼?當然是CPU!之後才輪到拍照、視頻、內存、電池等,更關鍵的是,CPU直接決定了該手機的定位和價位,CPU是衡量產品的標杆。

未來買車時,你還會再關心發動機嗎?“算力+算法+電池”或許將成爲未來人們購買汽車時的關注焦點,算力是決定一輛汽車強大與否的關鍵,算力越大的車子當然也越貴;而算法則是影響一輛智能汽車駕駛體驗的主要因素,算法的目的是極致地瞭解和服務用戶;電池同樣是一個需要花血本的地方,續航即成本⋯⋯

造車新勢力們正在汲取手機等電子製造的經驗,在產業鏈全球化的同時,極度精簡汽車產品的零部件組成,採用模塊化的方式整合產業鏈並提升效率。

如果說小米曾經玩過“期貨手機”的經典營銷案例,是手機產業鏈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新生事物;而iPhone則是另一個典型例子,蘋果對產業鏈的掌控近乎偏執,隨之而來的生產製造效率也被提升到頂點。

傳統車廠對此認爲,汽車涉及的產業鏈深度、廣度比手機複雜得多得多,面對可能是10倍以上產業鏈縱深程度,造車新勢力幾乎沒有可能獨立整合,必須依靠協作以及傳統的供應鏈模式。

不過,如果照搬手機的發展史,人們會發現,整合產業鏈恰恰是拿手好戲,加上新能源車逐漸模塊化、積木化,業界也許沒多久就會出現拿着“交鑰匙”解決方案的智能車方案提供商,到了那時候,如果恆大再想造車,就會簡單得多,萬科、農夫山泉、茅臺⋯⋯只有做不到沒有想不到。

最令人產業界憂心的一點是,目前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廠的新款智能車型及品牌仍維持了較合理的定價,但手機市場極其慘烈的價格戰會波及至汽車市場嗎?

一方面,智能網聯汽車需要大量的數據優化駕乘體驗,這就需要車廠擴大用戶規模,獲得更多數據積累優勢甚至門檻;

另一方面,跑量的車型在價格上必有一戰,“千元機”大戰的場景每個消費者都看在眼裡,“萬元車”時代還有多遠?

一觸即發的價格戰或許即將在不遠的將來打響,畢竟入局者太多,在這個贏家通吃的時代,每一個人分一杯羹的故事版本就像童話一樣美好而不現實。

百花齊放之後,必是大浪淘沙,更多的資本和玩家會下場,也許是乘勝追擊,鞏固地盤;也許是江湖救急,拉兄弟一把,對於這些下場汽車市場的新玩家們來說,造車的成敗由於所下賭注太大,誰也輸不起,雷軍說10年投100億美元造車,李彥宏說百度一年就投了200億元人民幣,而上汽集團未來5年將在智能電動領域投入3000億元⋯⋯

智能網聯汽車這一產品背後,代表了太多的能力,所以贏家意味着全面通吃,做一個大膽假設,如果某家傳統車廠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殺出重圍,領跑市場,屆時該廠商轉眼推出幾款配套手機和PC並不是多令人驚訝的事情。

智能網聯汽車,是集成電路、互聯網和現代製造業的一次終極融合,是目之所及的最後一次“產業世界大戰”。

作者/IT時報記者 王昕

編輯/郝俊慧 挨踢妹

排版/黃建

圖片/Unsplash、乘聯會、Pixabay、Nikkei Asia、高通

來源/《IT時報》公衆號vit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