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燒錢債逼上限 總預算短絀千億

立院預算中心戰機、紓困、前瞻預算等特別預算,累計債務已逼近舉債上限。圖爲民國110年國防部預算書。(本報資料照片

立法院本週將展開前瞻基礎建設第3期2300億預算的審查。對此,立院預算中心提出三大隱憂,直指戰機、紓困、前瞻預算等特別預算,累計債務已逼近舉債上限。該報告更指出,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將出現近5年首度短絀,金額高達1165億元;特別預算也短絀2931億,政府應重視並妥慎控管。

前瞻建設計劃規畫爲8年經費8800億元,最終立法院通過約8400億元,前4年(2017至2021年)預計花費3300億元,剩餘約5100億元則編列在前瞻2.0計劃。行政院日前編列第三期前瞻預算,金額2300億11萬元,以舉債支應,預算使用期程爲2021年至2022年底。

立院預算中心報告指出,近年特別預算財源多仰賴舉債支應,包含F-16V戰機、新冠肺炎紓困振興、前瞻第三期預算等共8522億餘元,預計到明年底,中央政府舉債額度僅剩下1.5兆元,但累計債務未償餘額6兆1337億元,佔前三年度名目GDP平均數32.6%,距債務預警值36.5%,僅相差3.9%。

同時,地方政府2019年底需配合籌措的前瞻基礎建設自籌款逾4000億元,恐加深未來財政負擔,允宜確實審議各計劃未來的自償能力及控管債務增長風險

該報告另指出,中央政府總決算從2017年至今年轉爲賸餘,分別爲25億元、1109億元及1207億元、295億元,但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因所得稅及5G釋照收入減少等因素,將出現近5年首度短絀,金額達1165億元。

特別預算使用部分,政府近年辦理前瞻建設、新式戰機採購、防疫紓困特別預算等,導致特別預算短絀日漸加大,將影響政府整體財政。預算中心建議,政府預算編制及執行應以財務管理爲基礎,同時參酌歐盟國家致力降低財政赤字,以達政府財政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