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對中威懾應對臺海戰爭 美與亞太盟友進行軍隊資源互換

爲強化美國與澳大利亞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合作,雙方開始就裝備的相互操作性、互換性進行演練。圖爲美澳兩軍進行空中加油機對直升機加油演習。(圖/美國空軍)

美國空軍在太平洋地區的最高將領最近赴海外會見美方盟友時,曾進行一項極不尋常的軍事演練:將亞太地區4.6萬名美國空軍兵力指揮的責任交予一位極不尋常的二把手身上:一名澳大利亞空軍少將。這也是首次有美國盟友軍官在美軍太平洋空軍司令部接掌此一重要的指揮官職位。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這項演練是在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部夏威夷總部進行,澳大利亞空軍少將被任命爲該司令部的2名副指揮官之一。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威爾斯巴赫(Kenneth Wilsbach)上將前往澳大利亞參加航空展時表示,「兩國空軍之間有這種信任,讓雙方可以緊密合作」。

報導指出,由於擔憂中國在未來幾年內可能武力入侵臺灣,美軍正大幅拓展在亞太地區的存在,並協助盟國提升軍事能力,希望藉此威懾中國,防止其採取任何挑釁性行動。美軍認爲,亞太戰略的關鍵是盟國間的相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以尋求高效率的協同作戰能力。

澳大利亞國防部長馬爾斯(Richard Marles)表示,他希望能比相互操作性更進一步,實現「互換性」(interchangeability)。按國防專家的說法,互換性可能涉及頻繁使用對方的武器、設備和彈藥供應,以及更有效地協調物流和供應鏈。

報導說,亞太地區的其他美國盟友也在加強與美國的協作,韓國已與美國建立了一體化的指揮結構,上個月還參與美國、日本的聯合導彈防禦演習,重點就是「互換性」。近年來,美日也舉行多次聯合演習,首次實施共同部署軍事力量的演練。

美國與盟友進行軍事力量整合會面臨到一些挑戰,例如管控國防和軍事技術的出口《國際武器貿易條例》,在該條例規定下,美國的盟友很難獲得最先進的美國武器和裝備,因此必須在法條上進行調整,減少武器監管法規的障礙。

報導表示,在協同作戰的要求下,除了要探討如何生產相同的彈藥、採購相同裝備之外,還要擴大聯合演習的範圍並加強相關人員之間的聯繫。例如美國和英國根據《澳英美三邊安全協議》(Aukus)協助澳大利亞發展核動力潛艇的計劃裡,互操作性預計將是一個關鍵部分。澳大利亞空軍目前正在採購人魚海神(Triton)無人偵察機,將能夠與美國共享訊息,此外還有F-35戰機、海馬斯高機動火箭炮系統與艾布蘭坦克等先進裝備。

雪梨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的迪恩(Peter Dean)說,軍官們經常面臨的障礙兩國軍隊使用相同設備,也不意味着雙方的武器能自動相容。有些會有出口版本與國內版本不同的問題,或是雙方在同樣的武器上使用不同設備,可能出現小型組件不同,或系統內軟體版本不同。

報導說,擁有相同的硬體意味着雙方最終要在維護保養方面進行更多的合作,使得軍事裝備可以在對方國家維修。澳大利亞最近就嘗試在國內爲一架美軍海鷹直升機進行保養,該機型在澳大利亞也在使用。

中國方面批評了美國和澳大利亞軍事機制整合的舉動。陸媒《環球時報》表示,如此一來澳大利亞軍隊將變成美國的「外掛」。但是澳大利亞官員強調,他們仍擁有軍事自主權,雖然還做不到像北約一樣讓成員國之間的軍事合作標準化,但類似的框架在未來軍事合作上會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