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臺商迴流 臺南市新市產業園區率先動土

臺南市長黃偉哲參加新市產業園區動土儀式。(臺南市經發局提供/程炳璋臺南傳真)

經濟部2年前因應中美貿易大戰,全臺規畫5處產業園區提供臺商迴流設廠,臺南市新市產業園區12日率先動土,預計4年後完工,已有上百家廠商詢問登記,預計創造3000個就業機會,惟園區過小,仍未完全解決產業「5缺」中的缺地問題。

臺灣迎接臺商鮭魚返鄉曝「5缺」問題,其中一項爲缺地,臺灣各縣市爲搶臺商設廠,經濟部2年前在中南部規畫5處產業園區,包括嘉義2處、臺南新市、北高雄與屏東各1處,其中臺南市新市區率先通過環評作業,12日舉辦動土儀式,預計4年後完工啓用。

新市產業園區位在臺糖農場,分爲南、北兩園區,佔地69.22公頃,扣除3成公設土地,只剩40公頃土地提供設廠,園區不大,對產業缺地問題來說仍具吸引力,臺南市經發局表示,目前已有上百家廠商詢問進駐可能性,最快12月底可公佈第一波登記廠商。

臺南市經發局表示,新市產業園區佔地雖小,卻是能率先在環評中過關的關鍵,因上百公頃土地需要二階環評,需要耗費時間更長,新市產業園區原本規畫90多公頃土地,被環委認爲是刻意規避環評定出的面積,直到土地縮減到70公頃以內,才通過覈准。

新市產業園區動土後,在中南部規畫的5座產業園區中搶得先機,未來將以低污染性產業爲主,可與鄰近的南科、樹科與永康工業區等串連產業聚落,預計可創造3000多個就業機會,每年150億元產值。

臺南市長黃偉哲12日參加動土儀式,盼園區早日完工吸引更多企業進駐,臺南市政府在園區南側開闢20米聯外道路,明年底完成,連接臺19甲線新化外環道,通往國道1號與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