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震之後! 聯合國衛星中心公佈遙感評估土敘地震報告

聯合國衛星中心發佈武漢大學遙感評估土敘地震報告。圖爲大陸衛星影像對比顯示阿德亞曼東部電力損失明顯超過西部。(中新社)

聯合國衛星中心發佈武漢大學遙感評估土敘地震報告。圖爲李熙(右)團隊成員。(中新社)

聯合國衛星中心官網美東時間15日發佈,大陸武漢大學測繪遙感資訊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李熙團隊利用夜光遙感,評估土耳其、敘利亞地震報告,並在歐盟執委會與聯合國共同營運的全球災害和警報協調系統同時發佈該報告。

中國新聞網報導,2月6日,爲迴應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應對土敘地震的人道主義需求,聯合國衛星中心啓動面向土敘地震的緊急製圖服務,李熙團隊受邀參加夜光遙感評估任務。團隊成員通過對震區前後夜光遙感衛星影像的對比、分析、計算,從電力損失角度開展災情評估。

大陸極目新聞報導,該報告利用夜光遙感技術從震區尺度和城市尺度分別評估了土敘地震對城市電力的損害程度。通過美國NPP衛星進行連續觀測數據研究發現,截至2月9日,地震導致了震區大量城市出現斷電現象,斷電區域集中在卡赫拉曼馬拉什到安塔基亞之間板塊交界帶,其中,哈塔伊省的城市出現了嚴重斷電現象,電力損失比例超過90%。報告顯示,斷電現象最嚴重的Defne、Samandag電力損失高達99%,Kirikhan和Antakya也超過95%,可見地震破壞程度之大。

李熙團隊透過大陸國產高解析度夜光遙感衛星,重點觀測阿德亞曼和安塔基亞,發現阿德亞曼東部電力損失明顯超過西部,阿德亞曼西北角工業區電力損失相對較小,而安塔基亞城區電力損失顯著超過郊區。「通過地震前後的夜光遙感影像對比,可以清晰地看到阿德亞曼工業區燈光受影響很小,這可能和工業區電力系統更穩固、建築物更牢固等相關。結合實地調查分析具體原因後,可以爲今後的電力系統抗震設計提供借鑑。」李熙說。

「夜間燈光可以直觀反映城市狀況,與地區經濟發展水準、人口分佈等密切相關。通過燈光變化,可以看到不同城市受災程度。」李熙表示,此次報告成果不僅可以與白天觀測影像互補,便於即時、全面評估震區災情,還可以據此探究地區電力損失程度背後的原因,爲今後防災減災提供參考。

李熙介紹,團隊已開始利用夜光遙感和多來源數據,評估災區重建進展。「各地災後重建進程不同,希望通過夜光遙感技術跟蹤,爲災後重建及人道主義援助提供數據支持。」他說。

極目新聞稱,對於本次緊急任務的意義,李熙認爲主要有三點。首先是對災情進行即時評估,對救援行動、人道援助、災後重建的決策提供數據支持;第二是對今後的防災減災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第三是證明了夜光遙感能夠快速、宏觀評估災害,讓聯合國和各國政府認識到這項技術的重要性,爲應對今後可能發生的災難做一定的技術儲備。

同時,參與此次緊急製圖任務,也讓武漢大學師生團隊獲得了極大鍛鍊。李熙介紹,他自2012年開始從事夜光遙感領域的研究,並與聯合國安理會等機構合作,多次開展包括敘利亞、葉門等地的研究,通過夜光遙感影像分析人道主義災難影響,這次是首次開展災區即時評估。專案在地球觀測組織(Group on Earth Observations)的多邊合作機制下進行,得到了聯合國衛星中心、中科院、大陸商業衛星公司的大力支持,進一步捋順了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