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中印媒罕見刊登吳釗燮專文:不讓臺灣入聯合國是國際損失

臺灣捐贈口罩器材物資給80多國貨品外包裝上皆印有標語「Taiwan Can Help」。(圖/翻攝自外交部推特)

文/中央社記者世人新德里25日專電

印度斯坦時報》今天刊登外交部長吳釗燮專文強調,在全球遭受前所未有的公衛危機聯合國憲章簽署75週年之際,不讓防疫受肯定的臺灣參與聯合國,是國際社會損失

中印拉達克邊境衝突陷入僵局背景下,這也是曾多次刊登中國駐印度大使專文、立場向來支持左派,被認爲較爲親中的《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首次刊登中華民國外交部長署名的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專文,算是一大突破。

每日發行百萬份的主流大報印度斯坦時報在今天的言論版刊登題爲「爲什麼國際社會和聯合國需要擁抱臺灣」的吳釗燮署名專文及照片

吳釗燮在專文中指出,2020年,全世界遭受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危機,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帶來的衝擊影響人們各層面生活;而今年正好是聯合國憲章簽署第75週年,憲章所揭櫫的包容性多邊主義核心思想,正是當今世界所需,國際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刻都更需要齊心努力,打造聯合國和其他會員國冀求更好且更永續的未來。

他強調,臺灣已經準備好,有意願且有能力參與這項共同的努力。

吳釗燮陳述臺灣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備受肯定的表現;至6月底,臺灣捐贈各式醫療器材給80多個國家,更與理念相近的民主國家攜手研發快篩劑藥品疫苗;臺灣深信,唯有攜手共同努力謀求衆人福祉,世界才能擊敗新冠肺炎。

▲外交部長吳釗燮與AIT處長酈英傑。(圖/記者李毓康攝)

他引述紀念聯合國成立70週年宣言提到,各國政府及元首認同,只有全球團結一致纔能有效應對並終結疫情;因此,各國允諾當全球從疫情逐步復甦時,聯合國應更具包容性且不遺漏任何人。

吳釗燮又說,聯合國秘書長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7月在一場高層會議中也表示,網路化、包容性及有效的多邊主義將有助於全球復甦及持續落實永續發展目標。

他指出,身爲世界民主楷模之一且成功控制疫情的臺灣,被持續排除在聯合國體系之外,此願景仍有缺口。縱使新冠肺炎已使國際社會清楚意識到,將臺灣排除聯合國體系之外是不公平且具歧視性,但中華人民共和國仍持續施壓聯合國錯誤援引1971年通過第2758號決議,作爲封鎖臺灣參與聯合國的法律依據。

吳釗燮強調,2758號決議並未處理臺灣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也未提及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臺灣從來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總統立法委員都由人民直接選出產生;這次疫情的邊境管制更證明中國的主張是錯誤的。

他認爲,聯合國必須承認,只有臺灣以民主程序選出的政府,才能代表2350萬臺灣人民,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代表臺灣發言。

吳釗燮表示,不讓臺灣參與聯合國是國際社會的損失,並將對疫情後聯合國會員國恢復生活常態及全面落實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等努力造成阻礙。臺灣在落實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上比大多數國家更具優勢,且有能力協助國際社會應對疫情帶給全人類挑戰

他指出,聯合國仍拒絕2350萬臺灣人民進入聯合國場所,徹底違反聯合國成立時所揭櫫普遍性及平等的創立原則;當聯合國展望下一個75年之際,歡迎臺灣參與爲時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