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名人堂】Hazel/宮鬥,宮逗
新年期間,我們臺灣網民近年有一項傳統:齊聚線上收看古裝劇《後宮甄嬛傳》馬拉松式直播。該劇自從十三年前播出後席捲整個中文圈,也繼瓊瑤名劇《還珠格格》後再度帶動一波清宮熱潮。
《甄》劇情節雖精采,但戲劇畢竟是戲劇,設定總有虛構之處;因其過於膾炙人口,也造成許多宮廷規矩被謬傳。最常見的誤會,大概就是嬪妃侍寢了──女子們似乎總在盼望皇上晚間駕臨。實際上,紫禁城乃真正的「宮規森嚴」,清代皇帝並不能留宿於東西十二宮,但凡想臨幸哪位妾室,只能透過翻敬事房遞上來的綠頭牌傳召。不過戲劇沒演的是,其實皇帝大白天見宗親,也一樣要「翻牌子」,只不過翻的是紅頭牌。
被翻到的女子,待遇也並非廣爲流傳的「春捲式」送上龍榻──清朝皇帝其實頗爲尊重女性,不會用荒謬的規矩糟蹋人,試想那些可都是皇子的母親,難道要讓未來的皇太后這般受辱嗎?
整個翻牌子的流程其實都很像打卡上班:每天傍晚,後宮妃妾會固定聚在養心殿集合,被翻到的人便展開當天的一條龍服務:先陪皇帝吃晚餐、說說話,培養一下情緒,夜間熄了燈才侍寢。等重頭戲開始,發生的事情也不太香豔,因爲妃嬪全程不可發出聲音,並且只能平躺在牀,就算有多少「狐媚功夫」也很難施展。假如皇帝那天沒心情翻牌子,或者沒被翻到的衆人則是會「叫散」,下班回自己宮裡吃飯休息,丈夫絕不可能突然造訪。
細究起來,皇帝的夜生活似乎挺乏味的,難道沒有例外嗎?作爲正妻的皇后總算有一點特權:每年除夕、大年初一、初二三天,可讓皇帝留宿;平時她也不必參加翻牌子,丈夫想見妻子,直接請來就行了。
也因爲紫禁城規矩多,清代皇帝特別愛去行宮,又是圍獵、又是避暑,藉口五花八門,例如道光皇帝曾一年竟有三百天都待在圓明園。只要不在宮裡,皇帝就可以隨意和妻妾過夜。
不過這並非代表皇帝能爲所欲爲,事實上後宮真正的管理者乃是皇后,並且爲了維護夫妻關係,皇帝一般情況下很少插手正妻的決策。誰的綠頭牌能不能擺出來、昨夜召幸了誰、幸了多久,諸般事務都會交由皇后確認;倘若有違祖制,負責的太監便要捱打。甚至皇帝本人也得受皇后管轄,要是放縱太過,是得聽老婆數落的。相傳咸豐帝曾因過度寵幸當時的愛妾慈禧,一連數日竟躲在房裡不上朝。嫡妻慈安皇后知道了,便手捧祖訓高頂過頭,請丈夫出來,自己跪在門外誦讀。向來缺乏自制力的咸豐聽見以後連忙起身,請慈安別再唸了,乖乖去辦公。
皇后不只權責大,地位也極穩。因爲婚姻在儒家觀念當中極其重要,「廢后」乃皇帝失德的表現。綜觀整個清朝,也僅有順治帝廢過一次,等氣消還十分後悔;乾隆帝的繼後就算做出斷髮的詛咒之舉,也並未正式遭廢。可見清朝皇后只要不犯大錯,地位就能永遠安然無恙,自然也不屑參與什麼宮鬥啦!
當然我們也明白,要是真的按照史實安排,古裝劇恐怕也精采不起來。畢竟深宮內苑,也只是皇家的日常,不可能天天刺激。說不定帝王們看了這些以他們爲主角的作品,還會羨慕其中的跌宕起伏呢。
●本文作者爲Podcast頻道《時間的女兒:八卦歷史》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