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搭ESG投資列車! 北富銀:定期定額優於單筆投入

▲搶搭ESG投資列車北富建議定期定額優於單筆投入。(圖/資料照)

記者陳依旻/臺北報導

去年疫情重創全球金融市場,而落實永續經營企業股價表現相對穩健,讓投資人愈來愈重視ESG投資(ESG分別代表Environmental環境保護、Social社會責任、Governance公司治理)。

ESG投資需求升高,大幅推升ESG主題基金規模,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示,2020年以來至10月8日爲止,累計ESG主題基金(含ETF)成立規模共達新臺幣262.11億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新臺幣181.01億元,成長幅度高達223%。

想跟上這波國際投資潮流,成爲ESG投資一員,臺北富邦銀行分享「聽、看、停」三招入門方法

停:暫緩投資腳步,定期檢視ESG投資標的與配置金融市場的變化極迅速,往往一點風吹草動,投資資金流向即大搬風,因此定期檢視投資配置是重要的,即便ESG投資也不例外。根據全球永續投資聯盟(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Alliance, GSIA)2018年公佈的全球永續投資資料顯示,目前永續投資的方法共有七種,其中,最受歡迎、較常被使用的前三種方法爲「負面/排除性選股」、「整合 ESG 因子」、「企業議和股東行動」,投資人可試着運用這些方法來篩選ESG投資標的及檢視配置。

看:解析與分散風險,定期定額優於單筆投入解析ESG投資,它與其他類投資的主要差異在「投資標的之選擇」,ESG投資標的,需符合ESG指數發行人或保證人的企業纔會被納入投資組合配置。若迴歸投資方式,其實ESG投資與其他類投資概念相同,同樣有定期定額、單筆投入二種選擇。聽:深入瞭解自己的投資風險屬性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任何投資的首要準則皆爲「先了解自己的投資風險屬性」,包括ESG投資也不例外,透過了解風險屬性,才能更精準、有效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投資風險屬性簡單地說,是指「面對投資報酬率高低的可承受程度」,愈能承受漲多跌多的高波動,愈屬積極型投資人,反之則屬保守型投資人,而介於這二者之間,即屬於穩健型投資人。

北富銀表示,積極型投資人對風險承受度較高,可留意如新興市場ESG基金,這類基金能滿足追求報酬的需求,又兼具ESG投資降低波動度的特性;穩健型投資人可聚焦區域型、產業型或指數股票型ESG基金;保守型投資人則可選擇固定配息的收益債券ESG基金,這類標的波動度有限,且有固定現金流支應生活資金需求。

若是ESG投資新手,正在學習ESG領域的投資技巧,北富銀建議採定期定額方式,定期定額可有效分散風險,幫你買在「平均成本」,降低進場點對投資績效的影響,只要有紀律地長期投資,一般而言至少投入一年以上的時間,通常會有合理的報酬;若你已有相當豐富的投資操作經驗,對ESG投資也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建議可參酌三大國際ESG指數來挑選標的:道瓊永續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富時永續指數(FTSE ESG Index)與MSCI明晟ESG指數(MSCI ESG Index),若企業入選前述任一指數,代表該企業在ESG的投入與作爲獲得國際級肯定,相對也較容易獲得國際投資資金的青睞。

展望2021,中國信託銀行投研智庫協理武於程日前也分析,「去全球化智能化、數位化」將是經濟重啓時的長期趨勢」,疫情帶來線上經濟、遠距通訊高度需求,帶動科技生活的改變,像遠距醫療及工作、行動支付、智能傢俱網路學習等,都值得投資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