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旅遊找來建築師林祺錦帶路 慢遊曼谷、新加坡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學習中心,特殊角度的柱子以懸臂撐住樓板,就像穿過柱子編織的籃子,展現直接、不修飾且具實驗性的學習精神。(林祺錦提供/吳娮翎臺北傳真)

新加坡皮克林賓樂雅酒店位於牛車水地鐵站旁,擁有300 公尺空中花園步道。(林祺錦提供/吳娮翎臺北傳真)

泰國薩拉大城酒店sala ayutthaya Hotel,以紅磚爲主視覺,沒有住房一樣可以到餐廳用餐享受美景。(林祺錦提供/吳娮翎臺北傳真)

MahaNakhon大樓位於泰國曼谷市中心的摩天大樓,由泰國知名的豪華地產商PACE Development興建,著名建築師奧雷·舍人設計。(林祺錦提供/吳娮翎臺北傳真)

The Commons Saladaeng是著名的曼谷文青聚落,建築以臺式階梯結合座椅與植栽,配有大型工業風扇,使整個空間產生通風對流,該設計特別適合曼谷氣候。(林祺錦提供/吳娮翎臺北傳真)

建築師帶路,從旅遊感受建築美學,晴天旅遊攜手建築師林祺錦推出新加坡、泰國之旅,體驗在地建設美學,建築師林祺錦是東南亞建築達人,作品屢獲國際建築獎,更跨入深度旅遊專業,他分享,愛建築設計的人也愛旅遊,常常爲了看一個作品特別跑很遠去參觀,以建築視野來說,會從整個城市來看,包括當地地形、地貌,通常水經過的地方也是城市開始的地方,會由大慢慢看到小,從建築到人的生活方式,還有城市色彩。

他曾在印度旅遊1個多月,走訪北印,他形容印度的色彩很強烈也很多元,其中也特別到現代建築先驅「勒・柯比意 Le Corbusier」爲北印城鎮「香地葛Chandigarh」設計的系列建築,包括議會、地方法院、政府辦公大樓等,有別於傳統印度建築住商混合,「Chandigarh」城鎮住商分離,從建築開始就爲生活帶來很多變化,也讓當地人自豪。

同樣擁有繽紛色彩的當屬泰國,他最愛的就是「曼谷」,曼谷是國際設計之都,整個城市有很多色彩,他說,一開始帶建築旅遊團,大多參與者都是設計相關從業員,漸漸的越來越多非設計的旅客參與,因爲現在也有許多人對空間設計有興趣,而建築旅遊團,從景點選擇到住宿選擇都有特別挑過,甚至會找到建築原本的設計師來說明,讓旅客身在其中感受建築之美。

他表示,泰國曼谷具有多樣化的特色,加上建築法規相較臺灣比較有彈性空間,建築可以有很多變化,除了曼谷建築,他也推薦旅客到泰國夜市走一走,曼谷夜市展現爆發生命力,讓他讚譽有加,這就是泰式美學,簡單陳列就很有感覺,每個攤位都展現自己,也能輕鬆愜意享受。

他這次參與的建築旅遊團,除了泰國曼谷,也帶旅人到新加坡建築旅遊團以「花園城市建築美學、濱海灣雲霧林、WOHA設計酒店、新加坡建築巡禮」分享新加坡設計美學,還有符合熱帶氣候的建築設計關鍵等,連機場中的綠色世界星耀樟宜都是必去的旅行景點。

他比喻,新加坡法令嚴謹,凡事都井井有條,街道很乾淨,重視通風、採光、綠化,建物設計很多通風、遮陽巧思,透過設計讓室內環境變得舒適,滿足陽光、空氣、綠意需求都有,泰國跟新加坡允許只要是公衆使用,陽光照得到的地方就能不計樓地板面積,因此可以做出大陽臺的設計,也能從建築去改善通風、散熱的問題。

新加坡整體比較現代化,當地有很多華人、馬來人、印度人,不同族羣的色調也不同,但都有符合花園城市的需求,會有很多綠意點綴,小印度區色彩比較繽紛,就跟印度一樣,色彩多元。

他也分享,許多旅客在建築旅遊回家後,會開始整理家裡佈置,他建議,初步可從陽臺着手,曬衣服區域加上木地板巧拼,質感就不同,不像是踩在硬質地磚上,調性比較軟;曬衣服的地方,如果有空間可以放摺疊椅,小桌子,可以喝咖啡,搭配植栽,也能點綴空間,時下流行的觀葉植物、鹿角蕨都很適合。如果要從空間層面來改造,他建議,可以選一面牆塗上顏色試試看,只要放上顏色空間感受就有很大的不同,從生活裡體驗色彩,把建築旅行的感覺帶回來生活發酵,也能對顏色有更開放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