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遷徙猛禽調查 赤腹鷹、灰面𫛭鷹佔總數99.9%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臺灣猛禽研究會進行秋季遷徙猛禽調查,赤腹鷹和灰面𫛭鷹最多。(墾管處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灰面𫛭鷹過境期集中在10月10日國慶日前後,又被稱爲「國慶鳥」。(墾管處提供/羅琦文屏東傳真)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臺灣猛禽研究會進行秋季遷徙猛禽監測,今年度調查共記錄遷徙猛禽12種,總數達34萬5633只,其中數量佔最大宗的兩種過境猛禽爲赤腹鷹和灰面𫛭鷹,兩者合計佔總數的99.9%。

墾管處指出,臺灣的過境猛禽主要來自東北亞、朝鮮半島與日本,並前往臺灣、菲律賓、印尼等熱帶至亞熱帶地區度冬。由於地理和氣候條件的影響,這些猛禽在遷徙過程中短暫地大量匯聚於臺灣,形成著名的滿州落鷹等著名的猛禽過境景觀。

墾管處表示,秋季遷徙猛禽調查在每年9月1日至10月31日進行,本年度調查共記錄遷徙猛禽12種,總數達34萬5633只,其中赤腹鷹共計22萬9232只、灰面𫛭鷹11萬6049只,合計佔總數的99.9%。猛禽長期監測結果能夠反映東亞猛禽的族羣消長,是各國檢視族羣狀況、擬定保育策略的重要依據。

墾管處表示,墾丁地理位置條件的適中,每年南來北往經過或留下渡冬的候鳥多達200種以上,其中最壯觀的便是每年秋季過境的日行性猛禽遷徙,最爲熟知的就是灰面𫛭鷹,過境數量多達數萬,因爲過境期集中在10月10日國慶日前後,灰面𫛭鷹又被稱爲「國慶鳥」,過境期約有20天,主要夜棲地在滿州鄉附近山區。

墾管處指出,10月間上午6時半至8時可以在社頂自然公園觀賞鷹羣出海的一波波壯觀景象,下午1時至5時到滿州附近等候落鷹,重複不斷的鷹羣盤旋集結、分散俯衝停落及再次低空飛起,滿州村外與山頂橋及裡德橋一帶,都是視野開闊的很好觀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