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詐欺陷阱多 南警入昆大校園細說分明

崑山科技大學爲避免學生誤入求職陷阱,特別邀請臺南警局犯罪預防巡官黃翊禎,擔任求職反詐講座,提醒學生注意。(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記者林悅/臺南報導

崑山科技大學爲避免學生誤入求職陷阱,特別邀請臺南市警局犯罪預防科巡官黃翊禎,擔任求職反詐講座,黃巡官向同學說明常見求職詐騙態樣話術,加深觀衆印象,也提醒同學看到要提供個人帳戶、存摺就有高報酬工作,就要有警覺性,冷靜思考「天下沒有白吃午餐」的含意,遠離詐騙集團,避免淪爲共犯

黃巡官舉案例受害者小陳」,他在今年年初透過臉書社團看見徵才廣告內容寫道「誠徵兼職打工,有意願留言+1」,小陳留言後,對方私訊稱「防疫期間採居家辦公」,沒有設立辦公處所,僅僅透過簡單的線上面試後,就稱小陳已經錄取,所有工作事項都由通訊軟體進行交談指派,該「公司」以處理貨款名義,請小陳提供其自身帳戶,協助「資金」調度,時間一到小陳就提領現金交給「同事」,或是寄送包裹到指定的超商供「同事」取貨,沒想到幾次操作下來,小陳接到銀行來電稱名下帳戶遭警示凍結,向「公司」反應發現完全聯絡不上,才驚覺遭到詐騙,更慘的是,原來小陳的帳戶竟淪爲詐騙集團洗錢的人頭帳戶,自己變成詐騙共犯。

黃巡官表示,其實小陳的案例就是經典的求職詐騙,詐騙集團爲規避查緝,不以合法正規的求職網去找人,而用「網路廣告」徵才並作爲聯繫管道,「看不見主管老闆」而是用臉書、IG、Line或微信等軟體下達指令,就無法知道公司成員組成,「沒有固定辦公室」就無法得知該公司地址名稱以及立案登記等資料,只有「草率面試」即錄取「高報酬」的工作,無法進一步得知工作細節,並以工作需求要求提供「帳戶、存摺、印鑑」等,其實都是將求職者個人帳戶變成詐騙人頭帳戶,利用人頭帳戶不斷將詐騙款項轉入再提出來洗錢,用來躲避警方及銀行查緝,求職者在無意間就變成詐騙集團共犯。

臺南市警局最後提醒大家,個人帳戶是重要個資,提供給公司使用就有問題,萬一真的不幸遇到求職詐騙,務必要截圖保留跟工作相關的對話紀錄並且主動通報警方,才能作爲證據證明自己也是求職詐騙的受害者,若是遇到疑似求職詐騙的情形,可以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是向各縣市政府勞工局查證,以保障求職安全及順利,避免誤觸求職詐騙陷阱。

·肌膚水嫩逆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