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拿下小番茄競賽佳作 青農王彥鈞也種蘆筍

臺南市新市區的青農王彥鈞去年拿下「健康優質設施小果番茄競賽」佳作,爲了讓農場四季都有作物,他也開始種植蘆筍,目前正是採收期,每公斤約在100到200元間。(莊曜聰攝)

臺南市新市區的青農王彥鈞去年拿下「健康優質設施小果番茄競賽」佳作,爲了讓農場四季都有作物,他也開始種植蘆筍,除了綠、白蘆筍外,還有少見的紫蘆筍。(莊曜聰攝)

臺南市蘆筍栽種以將軍、安定爲主要產區,尤其將軍綠蘆筍在農會推廣下有不錯成績,增加農民收益,因此吸引其他地區農民跟進,新市區青農王彥鈞去年底開始種植蘆筍,國內外品種都有,還有市場上較爲少見的紫蘆筍,近期正值收成期,雖然採收時頗爲累人,但也讓他的農場一年四季都有生產,經營上更充實。

青農王彥鈞在新市區經營農場,也加入青農聯誼會與其他農人互相交流栽種技術,他有2分地搭建溫室專門栽種小番茄,去年首度報名參加全國性的「健康優質設施小果番茄競賽」,就從百餘位農民中脫穎而出獲得佳作獎,相當不容易。

由於小番茄在冬季種植,入春時採收,因此他秋季時也會在溫室內種植小黃瓜,冬季採收剛好可以連貫,但夏季沒有產出,幾經考量,去年底他在溫室旁的3分多農地,以露天方式栽種蘆筍,期間也向許多專家請益栽種技巧,包括園區排水等部分,今年首度採收,成果不錯,也補足農產空窗期。

王彥鈞的蘆筍品種一共有4種,包括臺灣在地種、2個國外品種,還有市場上較爲少見的紫蘆筍,產期每天約能採收60公斤左右,其中臺南種蘆筍雖然筍徑較小,但鮮甜度出色,以宅配通路爲主,國外種蘆筍多由盤商收購,紫蘆筍的蘆丁和花青素含量高,有助預防腦、心血管疾病。

王彥鈞表示,蘆筍種植費工、費時,但讓他一年四季都有農作物可以忙碌收成,加上蘆筍也算是高經濟作物,也讓務農的收入更加穩定,雖然過程辛苦,但日子過得更加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