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呼吸道插管暨心肺復甦術競賽 新竹市消防員奪佳績

竹市消防員(左起)林佳緯、許淑雅、楊佳勳代表參賽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MCPR)組奪下冠軍。(新竹市消防局提供/王惠慧新竹傳真)

竹市消防員(左起)林佳緯、許淑雅、楊佳勳代表參賽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MCPR)組奪下冠軍。(新竹市消防局提供/王惠慧新竹傳真)

新竹市消防局派出3組選手10日參加第9屆全國呼吸道插管暨心肺復甦術競賽,奪下「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MCPR)組」冠軍、「呼吸道插管組」雙優,爲歷年最佳成績。

竹市消防局今年共派出2組插管組選手、1組MCPR組選手參賽,其中消防員許淑雅、楊佳勳、林佳緯代表參賽心肺復甦術及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MCPR)組,從全國27組隊伍勇奪冠軍;消防員陳俊宏、汪弘哲及楊上頎、詹曉真代表參賽呼吸道插管組,也從全國50組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雙雙榮獲插管組優等之佳績,消防局長李世恭共頒發5萬元獎勵金。

李世恭表示,自2017年起每年遴選3至4位優秀及擁有救護熱忱的同仁,參加1280小時高級救護技術員(EMT-P)訓練。消防局EMT-P人數由2017年的20位,至今年已提升至37位,佔外勤救護人員的15.8%,並平均分派至各分隊擔任教官。

此外,平時也針對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HCA)情境進行相關訓練,包括由高級救護技術員執行高級心臟救命術(ALS)之處置、氣管內管之建立及初、中級救護技術員所執行基本救命術(BLS)之處置、高品質CPR及心肺復甦機(LUCAS)之操作等,除提升同仁個人專業技能及強化緊急救護能力外,更提升OHCA患者之存活率及康復率。

竹市第一線的救護車更全面配置最先進的AED(自動體外去顫器)、LUCAS(心肺復甦機)及提供給EMT-P執行高救術之影像式喉頭鏡,今年底前也將全面配置12導程心電圖機及ETCO2(二氧化碳監測儀)等高階器材,未來也朝補足電動骨針等高階器材爲目標,並將配發高級的救護背心。

救護總教官陳俊憲說,指導教官與參賽選手短短1個月共集訓9次,除在消防局救護教室訓練外,考量現實救護環境之複雜度,且培養選手心理素質及抗壓性,多次於戶外、樓梯間、辦公場所及羣衆下等環境訓練,參賽同仁及教官皆卯足全力參與集訓,造就這次競賽成績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