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創 智慧製造技術教學中心揭牌

臺中市教育局與臺中高工宣佈,結合達明捐贈內建AI智慧視覺協作機器人、菲尼克斯的手工具、飛斯妥的仿生機械,成立臺中市智慧製造技術教學中心,未來經由產官學緊密合作培育更多智慧技術人才。圖/王妙琴

全國首座結合理論與實務,研發教材與課程爲智慧製造助攻的「臺中智慧製造技術教學中心」於11月4日在臺中市立臺中高工揭牌啓用,教學中心由臺中市教育局陸續投入千萬元經費,將辦理國小、國中、高中的智慧製造課程。

臺中市教育局局長楊振升表示,盧市長重視技職教育的發展,市府一年斥資560億在教育經費,臺中市產業聚落已成爲全球極具競爭力的指標城市,從傳統產業的創新蛻變,到新興產業的智慧科技發展,聚集許多「臺灣之光」的隱形冠軍企業體,臺灣機械產業總產值自106年起連年破兆,最重要的機械產業聚落大肚山黃金60公里縱谷就在臺中,就業人口超過30萬人,年產值高達9千億,臺中市爲「全球智慧機械之都」。

楊局長指出,爲培育符合臺中市智慧城市的產業未來人才需求,與達明機器人、德國菲尼克斯及德國飛斯妥簽署合作備忘錄,將產業技術與資源導入臺中市各級學校之教學場域。

楊局長說,過去技職學校有個問題學非所用,用非所學,盼能學用合一,未來該中心將結合工業4.0教育和技術人才的培育,如臺中高工很多學生還沒畢業,已經有公司搶着要,可見未來選技職,好好讀,有前途。

臺中高工校長黃維賢表示,「臺中智慧製造技術教學中心」透過結合達明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捐贈新臺幣100萬元與全世界唯一的內建視覺協作型機械手臂、菲尼克斯公司的手工具、飛斯妥公司的仿生機械產學合作。

黃校長說,臺中高工擁有智慧技術豐富資源和師資羣,該中心將結合企業設備與師資陸續辦理國小、國中、高中智慧製造相關研習課程,12月即展開課程及實施專業教學,小學生從培養興趣開始,國中生可培養工業4.0的概念應用,高中學生就已具備智慧製造產業所需的基本能力,將可培育出更多專業智慧製造人才。

教育局楊振升局長表示,透過教學中心可從師資培訓、產學接軌、學生研習課程、全國性競賽與自動化專業證照等面向,由點到面進行跨域的人才培育,並將產業界的模組及經驗導入學校教學現場,爲產業培養跨領域系統整合人才,讓臺中產業能在這一波全球產業再造下找到適合的人才投入各個企業。

達明機器人表示,他們公司每年投入營收的20%在做研發,爲讓學生不再使用舊設備,該中心的協作機器人結合AI和視覺,都是最先進的設備和技術供學生實際學習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