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數據資源調查工作組:數據資源管理和利用整體處於起步階段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張曉翀)5月24日,全國數據資源調查工作組在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據資源與數字安全論壇上發佈《全國數據資源調查報告(2023年)》。

調查發現,我國數據資源“產-存-算”規模優勢基本形成,數據“供-流-用”各環節主體逐漸豐富,海量數據和豐富場景優勢潛力亟須釋放,數據資源管理和利用整體處於起步階段。

一是數據生產總量大,但有效供給不足。2023年,全國數據生產總量達32.85澤字節(ZB),同比增長22.44%。5G、AI、物聯網技術的創新發展及智能設備的規模應用,推動數據生產規模快速增長。2023年,全國數據存儲總量爲1.73澤字節(ZB),生產總量中2.9%的數據被保存。存儲數據中,一年未使用的數據佔比約四成,數據加工能力不足導致大量數據價值被低估、難以挖掘複用。

二是算力存力規模增長,還需適度超前佈局。2023年,全國2200多個算力中心的算力規模約爲0.23十萬億億次浮點運算/秒(ZFLOPS),同比增長約爲30%;全國數據存儲總空間爲2.93澤字節(ZB),存儲空間利用率爲59%。

三是數據流通交易需求旺盛,多元流通模式待完善。消費領域數據交互活躍度較高。中央企業和平臺企業發揮樞紐作用,探索數據交互機制。數據交易機構建設加速,產品成交率爲17.9%。數據供給難以滿足旺盛需求,急需建立和完善多元流通模式。

四是數據應用場景加速落地,數據價值有待釋放。公共數據成爲引領數據開發利用的催化劑,公共數據開放量同比增長超16%,授權運營初步探索。數據多場景應用、多主體複用難度大,樣本企業中,96%的行業重點企業已實現數據場景化應用,但實現數據複用增值的大企業僅佔8.3%,數據價值有待釋放。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蔣豔表示,未來工作組將聯合產業各方,高質量、常態化開展數據資源調查,不斷提升調查結果的科學性和影響力,爲政府施策提供參考,爲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