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取消”意味着什麼?

原標題:“全面取消”意味着什麼?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繼續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準入。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鼓勵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

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並非新提法。去年10月,這一重磅消息已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官宣”。此番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是具體落實,也是再宣示、再部署,進一步彰顯我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展現我國對外開放的大門將越開越大的堅定態度。當前,外部環境複雜多變。愈是複雜,我國愈是主動開放、引領開放,這是負責任大國的責任擔當,也是掌握髮展主動的戰略選擇。

那麼,“全面取消”具體意味着什麼?

先看“投資引力”。放眼全球,世界各大國均已意識到製造業的獨特地位。在發達經濟體中,有不少國家在製造業領域設置外資准入限制。眼下,全球跨國直接投資意願持續放緩、觀望情緒濃厚。當此之際,我國在自貿區先行先試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全面取消”,且繼續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有助於提振信心、改善預期,直接增強優質外企投資意願,進一步加大引資力度、提升引資質量,推動更多全球優質資源要素在我國集聚。這也意味着,“全面取消”將進一步提高我國全球配置資源能力,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聯動效應。

再看“鮎魚效應”。大門敞開,將進來什麼?資金、產品、人才、技術、管理經驗……還有一點很重要,競爭。“全面取消”是否會帶來一定衝擊?不少網友有此疑慮。看看汽車行業就知道了。近年來,我國逐步放開汽車行業外資准入限制,並於2022年起全部取消。特斯拉就是首個進入我國市場的外資獨資汽車廠商。在這一過程中,國內車企直面壓力,深耕自主創新,加快積累競爭優勢,這纔有了去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佔全球比重超60%的傲人成績。有研究表明,一個國家的國內市場內部競爭越充分,這個國家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越強。“鮎魚”多了,將提升行業活力,爲製造業轉型升級增添動力。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看,更充分的競爭將帶來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特別是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準入,成效可期。

還有,合作共贏。當前世界經濟復甦乏力,“逆全球化”風潮仍在擡頭。在這一背景下,我國全面取消製造業外資准入限制,持續爲世界經濟注入暖意、傳遞善意。世界好,中國纔會好;中國好,世界會更好。我國進一步對全球資本、技術、信息等敞開懷抱,也向世界展現廣闊的市場、巨大的機遇,爲世界繁榮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夏振彬)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