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產業鏈大重構背景下的中國製造

屈賢明/文 18世紀中葉開啓工業文明以來,世界強國的興衰史一再證明,沒有強大的製造業,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

如今,雖然美國的製造業佔GDP不到12%,但研發經費的70%、科學家和工程師人數的60%都投入於製造業,專利的90%來源於製造業。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製造業,是我國提升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建設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形成中國經濟增長新動力、形成經濟發展新優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在製造業,難點在製造業,出路也在製造業。

“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是中央的既定方針,也已經成爲凝聚人心、動員全社會力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一面旗幟。

《關鍵時刻:中國製造業何去何從》

新望 | 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24年3月

中國工業化已告別重化工時代,進入工業化中後期。製造業發展進入中高增長新常態。

2015年中國政府發佈了被業內稱爲“中國製造強國戰略”的《中國製造2025》,大大推進了我國製造業發展進程。如今,中國的“全球第一製造大國”地位已保持13年,製造業增加值超過美、德、日三國之和,有絕對的製造業規模領先優勢。

我國製造業體系完整,國內市場巨大,具有內循環條件下的相對獨立性,產業動員能力和產業協同能力具有獨特製度優勢。

傳統產業,特別是紡織、食品等民生產業已經成爲智能製造和綠色製造發力的主要領域,從所謂的“夕陽產業”蛻變爲“朝陽產業”;

製造業部分重點領域正逐步形成全球競爭新優勢,如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裝備“新三樣”國際市場份額遙遙領先,通信設備、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三大產業居於世界領先地位,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稀土材料、超級計算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些產業已擺脫了“跟隨創新”模式,正在向“領跑創新”模式轉變。

中國製造有強大韌性,14億多中國人能吃苦、敢拼搏,尤其廣大民營中小企業,在嚴峻的環境下不僅能生存,還能向前發展,越戰越勇。

中國已經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科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距世界最先進水平如此之近。當然,就整體水平來講,在全球製造強國陣營,我們還處在第三陣營。雖然與製造強國仍有差距,但這一差距正在縮小。

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嚴峻,大國爭先佈局,搶佔先進製造制高點;我國經濟穩中有進,但結構性因素與週期性因素疊加,下行壓力加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我國製造業發展正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

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美國將矛頭直指“中國製造2025”提出的十大重點領域。美國等發達國家一方面指責中國政府過多幹預市場,同時也在加緊制訂自己的產業規劃和產業政策,甚至將其法律化。

此外,美國還對華爲、中興、大疆、晉華等一大批中國高科技企業實施精準制裁,對中國實行高技術出口封鎖,關鍵技術、設備、材料切斷供應,對工程類中國留學生進行限制,甚至想繞開中國重組供應鏈。美國就是要把中國製造業永遠摁在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

東南亞和北美等地區國家利用中美貿易摩擦之機,加快吸引產業轉移。越南政府還提出,到2030年將基本建成現代工業國家。

當前,我國製造業在國際上正受到“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雙向擠壓。中美貿易摩擦是一場持久戰,美國還將有一些其他後續手段。

全球產業鏈正在解構和重構,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加強核心技術研發創新,瞄準建設製造強國目標,堅定不移向前邁進。

近五年來,我國製造業在GDP中的比重下滑過快。如果不加控制地繼續下滑,到2025年將降到26%以下,屆時會出現“產業空心化”的險情,並導致就業人口快速減少。

一些發達國家由於過度“去工業化”引發金融危機,不得不提出“再工業化”,吸引製造業迴歸。一些南美洲國家任憑經濟“脫實向虛”,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經濟發展長期停滯不前。這些教訓值得我國高度警惕。

我國製造業發展面臨一系列現實的困難。

一是高速擴張帶來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出現了過度低價競爭的局面。去產能、去庫存成了難以破解的困局。

二是民間投資增速持續疲軟,企業家信心不足,預期偏弱。

三是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土地價格在十幾年間已經翻了一番,勞動年齡人口已連續6年下降,企業招工難,留住人更難,人才嚴重短缺。

四是大企業成長受阻,在世界500強企業中,中國10家銀行的利潤佔了中國上榜公司總利潤的50.7%,60家制造業企業的利潤佔比僅20.16%。

五是企業生存壓力大。遇到“市場冰山、融資高山、轉型火山”這三座大山的重壓,加之稅費負擔過重,扼殺了企業的活力和持續擴大經營的能力。

此外,“中國製造”仍然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

如:工業基礎薄弱,研發投入不足,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製造技術依存度超過50%;

核心技術和關鍵元器件受制於人,如芯片、飛機發動機單晶葉片、高鐵軸承依賴國外;

高製程芯片、航空發動機、工業軟件三大“卡脖子”短板領域亟需突破;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牀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上述十大領域中大部分產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產品質量問題突出,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不高;

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源密集型產業比重大,技術密集型產業和爲用戶提供服務的服務型製造比重低,高端領域和高技術產品貿易競爭優勢指數低,產業結構仍處在中低端;

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偏低,GDP全球佔比與能耗佔比不相稱,中國的單位GDP能耗大約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8倍。

中國要成爲世界製造強國,必須補短板、鍛長板、固底板,構建現代化製造業體系。

第一,組織有關部門,梳理出關係到國計民生、國防安全的短板,由國家統籌國企和民企的力量,實現中央和地方的聯動,開展協同創新,逐個突破。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應把核心零部件(元器件)和關鍵基礎材料作爲補短板工程的重點。

第二,培育世界領先產業。鞏固通信設備、軌道交通裝備、電力裝備三大產業的世界領先地位;提升優勢產業,努力趕超世界最先進水平;將鋼鐵、石油煉化、家用電器、紡織、農產品加工、建材六大傳統優勢產業培育爲世界領先。

第三,創建世界級產業集羣。努力形成40~50個產業規模在全球行業內佔有較大比重、擁有世界一流的領軍企業和專業化分工系統與協作網絡、具有世界領先的核心技術和持續創新能力的世界級產業集羣。

第四,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深化企業改革,到2025年,形成40~50家世界一流企業。這些企業在全球產業發展中能夠具有話語權和影響力,代表新一代“中國製造”的總體形象。

第五,引導“隱形冠軍”企業成長。鼓勵民營中小型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到2025年形成700~800家世界級“隱形冠軍”企業,提高專業化生產、服務和協作配套的能力。中小製造業企業,如果不具備製造整機和大機械的實力,就專心在諸如軸承、密封、模具等一個細分領域裡耕耘,爲大企業、大項目和產業鏈提供零部件、元器件、配套產品和配套服務。

第六,制定既符合國際慣例,又能體現中國特色的產業政策,以更多的普惠性政策代替選擇性政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取消進入的門檻,逐步走向“三零”(零關稅、零補貼、零壁壘)。

第七,數實融合,推進製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正在引發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而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這次變革的核心。抓住這個機遇,就有可能實現超越。

第八,我特別想強調的是:加強產業基礎建設,既任重道遠,又刻不容緩。

改革開放後,無論是人民生活還是國防建設都需要最終產品。中國能生產普通的零部件,但如果是需要研發的且當時未能研製出來的,我們就從國外購買。

中國有後發優勢,我們可以利用別國的零部件直接製造主機,但這導致了中國產品存在空心化現象。我們能做飛機外殼,但做不出發動機、機載設備;我們能做輪船的發動機,但做不出機泵閥;我們修了4萬多公里的高鐵線路,可是我們沒攻克高鐵軸承的製造技術。

與之相反的是,德國在工業發展階段買不到零部件,全都需要自己造出來,因此其零部件製造技術和整機制造技術是同步發展的。

國家產業基礎專家委員會於2022年發佈的《產業基礎創新發展目錄(2021年版)》顯示,在26個重點領域中,對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影響大的基礎產品共有1456項存在薄弱環節。其中國內空白、依賴進口的產品佔29.4%,已開發但質量性能不能滿足需要的產品佔44.1%,已開發成功但未產業化的產品佔26.5%。

從中美貿易摩擦中,我們能得到什麼有益的啓示?特別是華爲、中興芯片受制裁事件,我們應該猛醒。

因爲產業基礎薄弱,有時候一個零部件、一種材料,就可以把一個企業,甚至整個行業置於死地。真是“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芯片、傳感器、控制器、飛機發動機、軸承等核心零部件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只有這樣才能不被別人“卡脖子”。

“中國製造強國戰略”提到了五大工程,分別爲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智能製造工程、工業強基工程、綠色製造工程、高端裝備創新工程。

這五大工程開始實施後,我發現大家對智能製造很感興趣,但是對工業強基工程、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等領域,就不是那麼有興趣。

擔任工信部智能製造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以來,我對這點感觸比較深。在實踐中,如果是智能製造的項目,各級政府都很願意掏錢,而一旦涉及到類似工業強基的長期投入,各地就有畏難情緒了。

我們組織了100餘位院士,1000餘名專家,整理併發布了1000多項各領域重點需要的“五基”(基礎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及裝備、工業基礎軟件、產業技術基礎)。我希望能動員起全社會的力量,讓更多企業來認領任務,藉此全面提升中國產業基礎水平。

中國製造的發展舉世矚目,精彩萬千,前景無限。

新望博士是學經濟學出身的,這些年又走訪了不少東南沿海一帶的製造業企業。他掌握了大量資料,對政策也十分了解。他以經濟學者的角度,走進中國製造現場,講述中國製造故事,研判中國製造趨勢,觀點獨到,亮點紛呈。

值得一提的是,中制智庫這幾年做得有聲有色,對全社會重視製造強國建設起到了很好的推動宣傳作用。

《關鍵時刻:中國製造業何去何從》一書,以開闊的視野、堅實的邏輯、敏銳而獨特的洞察力,用大量生動有趣的事例,向我們講述了全球產業鏈大重構的關鍵時刻中國製造蛻變的艱難困苦和光明未來,值得您一讀。

(作者系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家產業基礎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製造業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