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支付排名 人民幣佔比升至3.06%

但在人民幣佔比提升的同時,美元在全球的支付使用量也大幅增加,7月較6月多了4.44個百分點,以46.46%的創紀錄支付佔比蟬聯第一。歐元部分,7月使用量由6月的31.25%,大幅下降至24.42%,爲歐元問世以來最低,較2012年高峰的46%大幅回落,但仍保持第二活躍貨幣。

排行第三、第四的英鎊和日圓,7月份佔比分別爲7.63%和3.51%。排第五的人民幣,佔比則由6月的2.77%,進一步上升至3.05%。但SWIFT數據也顯示,與6月相比,7月人民幣支付金額整體減少了6.13%,同時所有貨幣支付金額整體減少了14.91%。

人民幣佔比上一次突破3%是在2022年1月,當時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比重達到3.2%,打破此前在2015年創下的紀錄。

數據還顯示,人民幣的全球支付佔比在2022年1月來到3.2%高點後,開始逐月下滑。2023年1月更跌破2%、降至1.91%的低點。但2月起人民幣支付額再度強勢迴歸,再重回2%以上,從2月到6月都延續一路快速增長趨勢。

對於人民幣全球支付佔比的快速攀升,英國金融時報分析,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人民幣在貿易融資中的佔比增加一倍以上,這反映中俄貿易以人民幣結算的金額增加,以及美元的融資成本上升。

新加坡銀行首席經濟學家Mansoor Mohi-uddin表示,人民幣的貿易融資佔比增逾一倍,除了烏克蘭戰爭之外,很難想出有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