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新竹漁港航行安全 副市長出海看疏浚

新竹市副市長蔡麗清(右)12日搭乘海巡艦艇出海,實地瞭解此次疏浚淤沙範圍。(新竹市政府提供/陳育賢新竹傳真)

新竹市副市長蔡麗清(左三)12日搭乘海巡艦艇出海,實地瞭解此次疏浚淤沙範圍。(新竹市政府提供/陳育賢新竹傳真)

新竹漁港爲臺灣西北海岸重要的漁業基地,因地理、環境、氣候等先天條件,長年受漂沙及漲退潮造成淤積,爲確保船隻航行安全,新竹市副市長蔡麗清12日搭乘海巡艦艇出海,實地瞭解此次疏浚淤沙範圍。

蔡麗清表示,漁港航道對於漁船特別重要,市長高虹安在第一時間瞭解狀況後,立即要求產發處加速新竹漁港疏浚工程的發包作業,並向漁業署爭取更多經費執行疏浚工程,更於工程開工前與漁會、海巡開會討論,以確保疏浚範圍符合需求,目前相關的疏浚工作船隻皆已入港就位,致力提供漁民和海巡等第一線人員,有更安全的作業環境進行漁業工作。

她說,市府代辦漁業署疏浚工程是2年辦理1次,相較於以往總經費約3000萬元,此次市府特別爭取提高辦理經費至4000萬元,相較於往年疏浚約17萬立方,今年預算可增加到共約22萬立方,可比往年疏浚的量增加更多,而挖浚的淤沙會依照新竹市2級海岸防護計劃及海岸監測防護計劃,將淤沙海運至港南侵蝕區進行砂源補充,以減緩海岸線侵蝕現象。

蔡麗清也於瞭解疏浚工程的過程中,特別針對海巡署的協助,及對於新竹漁港清淤工作提供許多寶貴意見表達感謝,也期待海巡署與市府共同爲漁民朋友守護漁港及海上作業安全。

產發處說明,此次工程除了港內的航道、外泊地淤沙疏浚外,也將陸域積沙一併清除,同時於北堤外積砂區施作防風定沙竹籬。

另外市府也與臺積電合作於新竹漁港種植超過3萬5000株固沙植物,清沙加上植樹雙軌並行,希望能減緩港內淤沙的速度。

產發處指出,此次工程爲加速疏浚速度,以2艘工作船分別作機械式浚挖及抽沙浚挖,其中以抽沙方式辦理可降低疏浚作業過程對漁船的阻礙,預計疏浚量可達22萬立方,施工過程中也已請廠商保留足夠航道空間供漁船進出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