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缺電缺疫苗缺安全火車 BBC:嚴重考驗蔡英文治理能力

總統英文(中)、行政院長蘇貞昌(左)前往視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衛福部長陳時中(右)等人一同聽取疫情、疫苗相關進度報告。蔡總統呼籲大家落實防疫,共同面對、共同解決,團結度過難關。(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臺灣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連續數日都有新增數百例確診,國際評論都認爲疫情正嚴格考驗臺灣的自滿與疏忽。其實這樣的執政心態並非只在疫情的單一事件上,《英國廣播公司》(BBC)認爲,從4月的太魯閣火車出軌到後來缺水缺電、缺疫苗,都在考驗蔡英文的治理能力與臺灣社會團結。而連日來讓國際媒體驚訝的臺灣人民「自主封城」行爲已經證明社會團結不是連串災禍主因執政者無法拿「不團結」當作無能的藉口

BBC在一篇分析臺灣疫情的報導中說,連日來每天都有200至300新增確診本土病例,正在嚴格考驗臺灣的防疫能力及疏失,對政府有關新冠疫苗採購效率速度的質疑再次被拿出來檢驗

報導說,蔡英文總統在迴應外界批評時再次公開強調,臺灣自制疫苗會在今年7月底提供民衆接種。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也在臉書發文稱,先前和莫德納(Moderna)談妥的500萬劑疫苗採購,將於年中開始供貨美國宣佈6月底前釋出2000萬劑阿斯利康(AstraZeneca)疫苗一事,也正「積極進洽中」。

臺灣本土疫情危機引發對臺灣引以自豪的防疫政策與民衆防疫意識鬆懈的激烈辯論,報導認爲,對疫苗的焦慮凸顯出新舊問題,也顯示出臺灣在全球衛生體系中的孤立,解決疫苗問題唯一的途徑只有依靠美國。目前臺灣提供施打的疫苗,主要是英國的阿斯利康疫苗,共十多萬劑。而自美採購的約500萬劑莫德納疫苗,還未進入臺灣。而由於疫情受控,民衆接種疫苗意願低落,接種率還不到1%。等到疫情爆發,民衆涌入接種疫苗,卻又因醫療中心負荷過重而暫停自費接種。

報導認爲,這次突發疫情來勢兇猛,醫療專家認爲給臺灣一個教訓,讓臺灣瞭解接種疫苗的重要,因爲臺灣無法在全球疫情下獨善其身。無論如何,本土疫情爆發將臺灣在防疫上的可能疏漏顯示出來。連日來民衆主動配合防疫措施,減少出行與羣聚等積極作爲讓外界非常驚訝,證實全民防疫的決心。

BBC最後說,臺灣透過疫苗採購過程,顯示出其在國際政治上的特殊地位以及兩岸關係的緊繃狀態;從臺鐵太魯閣號意外、水荒、一週兩次大停電,到此次本土疫情爆發,臺灣近來發生的種種「天災人禍」,正嚴厲考驗蔡英文總統的治理能力及社會團結。

令人納悶的是,火車出軌與缺水缺電缺疫苗,如何可以稱爲「天災」?如果連續發生的各種事件固然考驗執政能力,也考驗社會團結,那麼民衆配合防疫措施已證實臺灣有足夠的社會團結,而臺鐵出軌、缺水缺電要如何考驗社會團結?外媒顯然也未說出個道理來,把防疫疏失怪罪在買不到疫苗或無法參加世衛大會(WHA)上,也只是爲執政者卸責之辭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