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就大腸癌第4期!漫畫家蕭言中暴瘦20公斤 近況曝光

一確診就是大腸癌第4期!漫畫家蕭言中奮力抗癌:感激老天給我重整人生的機會。(圖/康健雜誌提供 陳德信攝)

2019年7月發現罹患大腸癌時已第4期,漫畫家蕭言中與醫師合作奮力抗癌,已經活過當初醫師預估的2年。走過2年多個抗癌歲月,他對人生有深刻體會,「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過去他作息日夜顛倒,飲食型態也不佳,還常跟朋友拚酒、暴飲暴食,「對自己的身體很不好。」他感激老天給他重新整理人生的機會,迴歸簡單生活,他把每一天當人生最後一天過,把握時間全心創作。

蕭言中發現罹癌的過程很戲劇化,「朋友懷疑我身體有狀況,安排我做檢查,」結果竟然「超級大驚嚇」。

●朋友覺得他白得不正常 檢查竟是大腸癌第4期

2016年他應邀參加花蓮縣政府舉辦的漫畫馬拉松活動,結識熱愛藝術、當時在花蓮慈濟醫院服務的耳鼻喉科醫師江躍辰。

江躍辰眼中的蕭言中,不只整張臉慘白、嘴脣沒有血色,連露在衣服外的雙手也很白,整個人白得不正常。當晚12點蕭言中開始禁飲食,隔天一早到醫院做了一連串的檢查,當檢查出他血紅素過低,正常成年男性血紅素在14以上,他只有6,醫師告訴他:「你的狀況是隨時有休克倒在路邊的可能,」可能長期內出血,立即爲他輸兩袋血,並進一步安排住院找出血原因。

等牀位時,蕭言中把他的狀況丟到成員以臺大醫師爲主的一個朋友羣組,徵詢就醫意見,臺大竹東分院院長詹鼎正研判「肯定有大問題」,建議蕭言中趕快回臺北進一步檢查,他馬上搭火車北上,「然後就檢查出大腸癌第4期。」大腸腫瘤5、6公分大,有好幾顆,而且已經轉移到肝跟肺,醫師用『滿天星』形容肝臟的腫瘤數量。」

「醫師面色凝重告訴我不樂觀,說我有三關要過,」第一關處理大腸腫瘤,第二關處理肝臟的滿天星,第三關處理肺。

●奮力抗癌 以堅強意志力忍手術之痛、化療之若

蕭言中自此走上他從未想過的漫漫抗癌路,求生意志堅強的他,忍手術之痛、化療之苦,只求老天多給他一些時間。

「到現在我一共動過7次手術,」他細數,第1次是開刀切除大約20公分橫結腸,但術後沒幾個月發現腫瘤又長出來,再開一次刀切除腸子,「大腸切了2次,總共切掉近30公分。

第3次是燒肝臟腫瘤,肝臟「滿天星」的情況很難處理,燒得掉的處理完後,剩下不能燒的就用化療,因此第4次手術就是在胸部裝化療用的人工血管,把藥物從胸口打到到全身,前後共進行22次;今(2021)年年初他動了第5個手術,切除小部分肺;第6次是在下腹部裝第二條人工血管,「醫師說肝臟的腫瘤比較頑強,所以要把化療藥物從下腹直接打到肝臟。」今夏第7次手術是再度燒肝臟腫瘤。

化療大約1個月1次,總共要做33次,目前已做28次。每次化療要住院3天,打6種藥物,「只要一開始打藥,就開始噁心想吐,」做完化療出院的第1周是副作用最強的時候,每天拉肚子7、8以上,「拉到屁股都不敢去碰那種痛,」接下來的症狀是全身發癢,以及後腦勺冒出很多痘痘,「一擠都是血水。」而且因身體抵抗力極差,不但老毛病跑出來,新毛病也上門,痛風、關節痛、坐骨神經痛…各種痛全都來了。

治療初期,切除大腸腫瘤加上化療,他暴瘦20公斤,走路都走不穩,得知不少癌症病人因營養上不來走掉,他告訴自己必須儲備能量對抗化療,「幸好我還吞得下東西,能吃就吃,體重慢慢回來了。」

蕭言中筆下的漫畫主角《ROCKY弱雞》,陪伴許多人長大。(圖 /康健雜誌提供 陳德信攝)

●罹癌跟生活型態差大有關係 出來混果然都要還

確診大腸癌當然震驚,但聽完醫師分析,「我想想,中了好像也不必意外,因爲我罹癌機率比別人高很多。」蕭言中說,「生這個病,跟我的飲食習慣、作息不正常都有關係。」回頭檢視自己過去的生活型態,第一飲食不正常,第二熬夜,第三喝酒,「還好我不抽菸,但光前面3項就很要命了。」

在檢查出大腸癌前,「不只躍辰,其實我身邊每個人都覺得我有問題,只有我自己覺得沒問題。」唯一讓他有感的是體能比以前差很多,大概5年多前開始,他爬1、2層樓梯就很喘,也沒辦法走太遠,因爲走遠也會喘。那時他認爲體能差一因年紀,畢竟年到50了,二因長期缺乏運動,「那時還買了球鞋計劃重回球場恢復運動,希望恢復以前打籃球的運動量。」

除了體力變差,蕭言中還經常肚子痛、拉肚子,「但那時候任何腸胃的問題,我都賴給酒。」蕭言中能喝也愛喝,每星期至少兩天與他口中的「酒鬼朋友們」以酒會友,「我們喝很兇,」酒量好的他一個晚上一瓶威士忌或兩瓶紅酒沒問題。喝完酒的隔天,腸胃一定難受,因此他從沒把腸胃不適往癌症方向想。

「出來混果然都要還的,」只是沒有想到一檢查出來就是大腸癌第4期,「以前真是太對不起自己的身體。」

● 20年前健檢吞胃鏡嚇到 自此對健康檢查敬而遠之

腸胃長期不舒服卻沒想過做檢查,除了歸因酒精作怪,也跟蕭言中20年前生平第一次健康檢查的痛苦經驗有關。「我被照胃鏡嚇到了,」他用手比劃,「我喉嚨很敏感,那麼粗的管子從喉嚨伸進去,我(吞胃鏡)吞到快死掉了,」那次檢查造成他巨大陰影,從此對這類檢查敬而遠之。

「沒有定期檢查身體是很糟糕的事,想想看,20年腫瘤可以長多大?如果我乖乖每隔幾年健檢1次,至少可以知道腫瘤什麼時候開始有的,起碼不會耽誤病情。」由於排斥檢查,他也沒去了解其實有無痛腸胃鏡的檢查方式,以致錯過發現大腸癌的時機。

千金難買早知道,懊惱或後悔都於事無補,蕭言中認爲他能做及應該做的,就是全力配合醫療,以及改掉不良生活習慣。他從樣樣不及格變成科科績優,酒戒掉了,飲食也從原本的吃不定時暴飲暴食改爲三餐規律清淡均衡,「每天早上2個水煮蛋、半顆蒸地瓜、1把堅果,再加上1大杯蔬果汁,」他說,早餐是吃得最飽的一餐,午餐及晚餐吃比較少。

作息更從日夜顛倒完全調回正常模式,早上他最晚7點就會起牀,晚上12點以前上牀,與過去相比「超級超級正常。」

罹癌沒有阻擋蕭言中創作腳步,病中他完成《可愛動物》系列。(圖 /康健雜誌提供 陳德信攝)

●抗癌重要守則:相信醫師,拒絕另類療法

他想告訴癌友:「堅定相信醫生,嚴拒另類療法。」

他罹癌的消息剛傳出去時,各類偏方如潮水般涌進,各路人馬提供各式各樣治療偏方,「即使到現在我治療已經2年多,還不斷有人遊說我放棄西醫改用另類療法,說要帶我去見各方高人的邀約也還不斷,」還有朋友直接買各種健康食品送到他家,「家裡一大堆這種東西。」

光腳爬山是蕭言中收到的偏方之一,他自是不認爲這在治療上可行,但提醒他應該運動,於是有一天他偕朋友到爬郊山,「當然有穿鞋,因爲我的目的是運動。」山不高,但剛出發、爬一個比較陡的坡就差點要了他的命,「那時我的血紅素還沒上來,血液無法帶氧,爬不到100公尺我就倒下了,」救護車開不進登山步道,靠沿途衆多山友之力送他下山去醫院急診。

「我知道朋友都是善意,但造成我很大心理負擔。」個性的關係,蕭言中推辭朋友好意都很過意不去,覺得對不起對方,「但你一定要有一個依循,不能這邊聽一下、那邊聽一下。我正統醫療走到一半,你叫我停掉去做別的,如果病情惡化,誰負責?提出建議的人有辦法負責嗎?」他強調,「相信自己的醫生,最起碼有主治醫生對你負責。」

他衷心希望癌友身邊的親友,關心就好,千萬不要以「我是爲你好」爲由介入甚至打亂病人的治療計劃,「不但造成困擾,更重要的是你無法爲別人的生命負責。」

●罹癌「給我一個重新整理人生的機會」

確診時,醫師預估蕭言中大約還有2年時間,「現在已經過2年了,醫師覺得我的狀況比他預期的好非常多,應該有機會治好。」

一線生機,是蕭言中用超乎常人的意志力爭取來的。經歷兩年多苦不堪言的治療歷程,今年56歲的他,帶着笑容感謝老天爺給他一個重新整理人生的機會。

「我是比較樂觀的人,雖然一確診就是第4期,但往好處想,如果不是嚴重到生死交關的地步,第一我不會戒酒,第二我會繼續這種各方面對身體都不好的生活模式,很可能莫名其妙就走了。」

蕭言中說,如果一直不知道自己身體有什麼問題,他血紅素這麼低,可能如醫師所言,他隨時會昏倒在路邊,一旦發生這種情況一定被送到距離最近的醫院,但最近的醫院不見得是能治他的醫院,他可能就這樣掛掉了,甚至還可能沒有送醫的機會,直接死在路邊。「冥冥之中好像老天爺安排好來這麼一下,讓我徹頭徹尾改變,並且把作品再往上推一把。」

沒有人可以知道自己生命還有多長,「我要盡力好好活着,繼續跟醫生合作,一起努力。」創作上屢刷新自己的紀錄,蕭言中期待抗癌也能創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