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法治成爲全社會共同的信仰
□凌泉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個國家憲法日。中央宣傳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聯合印發通知,以“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爲主題,在12月1日至7日期間,全國組織開展2024年“憲法宣傳週”活動,進一步弘揚憲法精神,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改革和法治相輔相成、相伴而生。從表面上看,改革意味着“破”和“變”,法治意味着“立”和“定”,二者似乎是有矛盾的,但從本質上講,改革和法治是“破”與“立”、“變”與“定”的辯證統一。我國改革開放的實踐也表明,法治的實現離不開改革的推動,改革的深化也必然要求法治的保障。
憲法,作爲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基石,它承載着國家的意志和人民的期望,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法治保障。立善法於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於一國,則一國治。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實踐中,黨中央高度重視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把憲法擺在全面依法治國十分突出的位置,圍繞憲法提出一系列重大論斷,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引領新時代依憲治國新實踐,開創新時代依憲治國新局面。
憲法的根基在於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憲法的偉力在於人民羣衆真誠的信仰。讓憲法走到羣衆身邊、走進羣衆心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以文載道、成風化雨。讓憲法從“紙面”走向“地面”再走入人心,就得努力講好憲法故事,讓人們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通過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加大普法力度,使廣大人民羣衆認識到憲法不僅是國家的根本法、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而且是保障人民民主權利、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武器,這就是國家設立憲法日的題中之義,也是開展“憲法宣傳週”的根本所在。
江蘇在全省中小學校青少年學生中組織開展“國旗下講憲法”“憲法晨讀”“模擬法庭大賽”等參與度高、儀式感強的憲法宣傳活動,動員有條件的高校組建“大學生法治宣講團”,培育青少年學生的憲法意識、國家意識、規則意識;安徽組織開展“憲法伴我成長”青少年憲法學習教育、“百千萬·徽姑娘普法”等形式多樣的憲法法律主題宣傳活動,共同掀起憲法學習宣傳熱潮。各地積極推動憲法精神融入人們日常生活,讓憲法實施成爲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
維護憲法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尊嚴,就是捍衛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保證憲法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築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向着建設法治中國的光明未來奮勇前行,書寫新時代法治建設的壯麗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