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公平就醫觸手可及

原標題:讓公平就醫觸手可及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十部門印發《關於加強醫療監督跨部門執法聯動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到,地方各級公安、衛生健康、中醫藥等部門要對醫療機構內及周邊活動的“醫托”“號販子”“黑救護”“黑護工”情況以及涉醫謠言和惡意炒作等進行摸排,對擾亂正常醫療秩序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爲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對涉嫌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3月13日中國網)

俗話說,人吃五穀雜糧,保不住不生病。看病就醫是公衆生活的剛需。維護公平就醫秩序,就是在保障千家萬戶的基本需求。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破壞公平就醫秩序的現象時有發生。一邊是患者及家屬守着鬧鐘爭分奪秒搶號、在就診區通宵排隊等待醫生問診,一邊是號販子和黃牛叫囂着“什麼科室都能掛”“哪位專家都能看”……面對如此強烈的反差,患者和家屬難免展開聯想,質疑“醫生與黃牛是否存在勾結”。當患者與黃牛之間的矛盾轉嫁到醫生身上,就極易導致患者對醫生及醫院產生不信任,使得醫患關係緊張、耽誤患者的最佳就醫時間等情況出現。

由此可見,維護公平就醫秩序,實在耽誤不得。《意見》的發佈,充分迴應了羣衆關切,釋放了相關部門主動出擊的強信號。當下,破壞就醫公平秩序的背後,或已形成灰色產業,涉及主體多、牽扯範圍廣,意味着推動公平就醫秩序必將是場硬仗。

這場仗要怎麼打?一要運籌帷幄,做好“戰術”統籌。《意見》從隊伍建設、工作清單、督辦機制、司法銜接等方面,作出統一部署,以系統思維打造聯動執法“一條龍”。二要有的放矢,定好“行軍路線”。瞄準目標,對重點領域突出治理。比如,對非法行醫保持高壓態勢,做到查早查小、露頭就打。同時,也要定期“回頭”,做好抽檢工作。多管齊下打好組合拳,對破壞公平就醫秩序行爲圍追堵截。三要創新驅動,優化“武器裝備”。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隨着“互聯網+醫療”的進一步融合,破壞就醫公平的問題正在向線上延伸。對此,既要進一步加固防火牆,讓在線醫療服務固若金湯,也要善用數據追蹤,對違法行爲精準定位,讓其無處遁形。與此同時,可藉助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技術,搭建“雲上”聯合執法平臺,實現數據互通共享,破除信息孤島。

對於患者及家屬來說,看病就醫,除了要經歷生理上的折磨外,還可能遭受心理上的打擊。形成公平的就醫秩序,既能對號販子、黑診所形成有效震懾,維護患者的健康及財產安全,還能讓患者及家屬放下心理包袱、減輕就醫負擔。“紙上得來終覺淺”,期待《意見》能夠儘快落地落實,讓公平就醫觸手可及,爲人民生活提質。(劉碩)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