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節約用水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原標題:讓節約用水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5月1日,《節約用水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條例》是我國第一部全面規範節約用水的行政法規,爲開展節水工作和地方實施節水管理等方面提供統一的基本依據,有利於推動建立統一協調、結構完整的節水法規體系。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當前,我國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佈極不均衡,突出的水資源供需矛盾或將隨着發展和保護用水需求剛性增長而長期存在。我國以佔全球6%的淡水資源養育了世界近20%的人口,創造了世界18%以上的經濟總量,這樣的發展成就來之不易,也讓我們更爲深刻地意識到節水護水工作的重要性。面對水資源短缺問題,從根本上推動用水方式向節約集約轉變,進一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在“開源”的同時抓好“節流”,纔有可能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管好用好水資源,制度支撐是關鍵。從發佈《關於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到出臺《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覈辦法》,再到印發《國家節水行動方案》,在各項頂層設計的指引下,我國水資源管理指標體系不斷健全,水資源監管愈加嚴格,水資源保護得到加強,水資源的管理制度保障更有力。放眼當下,以《條例》爲指引,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把水資源作爲最大的剛性約束,實現水資源的精細化管理和高效利用,才能爲人口、產業、城市換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近年來,隨着我國國家節水行動的深入實施以及強化水資源的剛性約束,全社會節水意識顯著增強。但與此同時,一些諸如刷牙時不關水龍頭、礦泉水喝一半就丟棄等現象時刻警醒我們,踐行節約用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不懈努力。一方面,要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多形式多層次開展節水宣傳教育,健全公衆參與機制,加強節水政務信息公開,拓寬公衆參與途徑,逐步建立起節約水、用好水的常態長效機制。另一方面,每個人都要爭做節約用水的示範者,在打卡互動中學習節水常識、走進自來水廠上一堂生動的節水課、參與志願活動與河長一起巡河護水……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構築起全社會節約用水的堅實堤壩。

節約用水,更要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珍惜水,用好水。近年來,各地大力推進城市節水,全國已建成145個國家節水型城市。實踐積累的經驗表明,提高效率用好水,是節約用水的重中之重。爲此,要通過建立用水總量控制機制,補齊用水基礎設施短板,推廣節水節能科技,推進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治理等方式,綜合施策,久久爲功,提升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珍惜水、節約水、用好水,既是保護寶貴的自然資源,更是保護全社會的生態環境,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事。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堅決落實踐行保護和節約水資源的責任,在節水上下足“繡花”功夫,共同守護生命之源,點滴之水終將匯成澎湃江河。(寧雲平)(寧雲平)

責任編輯: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