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孩子的問題多半出在大人身上

說話晚,吃得少,脾氣大……這些育兒難題,該如何解決?近日,記者到首都兒科研究所,探訪本市首家家庭養育諮詢門診,就寶爸寶媽最關心的養育問題尋找專業的解答。

首兒所嬰幼兒照護研究指導中心主任關宏巖在家庭養育諮詢門診出診。

案例①

沉默式帶娃導致“呼名不應”

“我喊他,他總是不回答、沒反應,而且到現在還不會說話,怕不是有孤獨症吧。”劉先生一走進家庭養育諮詢門診就十分焦急地拿出手機,要給醫生展示兒子“呼名不應”的視頻。

劉先生的兒子跳跳已經快一歲半了,但遲遲不會說話。從在社交平臺刷到的育兒短視頻中,劉先生了解到“不開口”“呼名不應”都是孤獨症的早期表現,這讓他更加焦慮。

出診的首兒所嬰幼兒照護研究指導中心主任關宏巖看了劉先生展示的視頻,在視頻中,跳跳正在聚精會神地自己翻閱繪本,而劉先生卻在一旁持續呼喚着孩子的小名。“這個時候,孩子的注意力都在鮮豔的圖畫上,自動屏蔽了外界的聲音,‘聽不見’父母的呼喚,不能說明孩子真的有問題。”關宏巖一邊安撫着家長的情緒,一邊爲孩子安排測試。

經評估,跳跳並沒有孤獨症,但確實存在語言發育較慢的情況。醫生了解到,在育兒分工中,跳跳平時是劉先生帶得多。劉先生喜歡變着花樣給孩子買玩具,新鮮的玩具佔據着孩子的注意力。跳跳自己玩玩具的時候,劉先生喜歡在旁邊一邊看孩子一邊刷手機看短視頻。

“這種好像‘帶’了,又好像‘沒帶’的育兒方式,就是人們常說的‘假性帶娃’。”關宏巖向劉先生解釋,正是這種沒有互動的沉默式、“偷懶”式帶娃,影響了孩子的語言發育進程。“隨着科技的發展,我們帶娃時有了花樣百出的輔助工具。但不論多貴的玩具都沒有家長的陪伴、交流重要。”醫生囑咐。

跳跳的診斷結果讓劉先生和妻子既鬆了一口氣,又感到了幾分愧意,“以後我們一定會調整養育方式,多跟孩子互動、‘真帶娃’。”

專家支招

提供迴應性照護纔是“有效帶娃”

跳跳的情況在門診中比較常見。幸運的是,跳跳被排除了孤獨症。而有些孩子則由於在養育過程中缺乏互動、交流,導致了功能性的發育遲緩,出現了孤獨症傾向。學術上稱之爲“假性自閉”。

關宏巖介紹,研究結果顯示,在1歲至3歲的幼兒家庭中,時常與父母語言交流的孩子與幾乎不與父母語言交流的孩子相比,詞彙量和表達能力水平相差2倍至3倍之多。“這就是‘假性帶娃’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的‘量化體現’。”

如何才能杜絕“假帶娃”?關宏巖說,在養育“小小孩”的過程中,家長要提供迴應性照護,即有互動、有迴應、有交流的高質量親子陪伴。

“不要讓電子屏捆綁自己,更不要讓它捆綁孩子。”關宏巖說,通過電子屏觀看動畫片、早教節目無法給孩子帶來真實世界的體驗、刺激,更無法代替養育者的陪伴和教育。

案例②

餐餐都餵飯女兒吃得比貓少

“我們家孩子吃飯費勁兒,頓頓吃得‘比貓少’。”程女士因爲女兒菲菲“吃不好”來到家庭養育諮詢門診。

一歲半的菲菲個頭小、體型瘦,生長髮育雖然沒有明顯異常,但從監測發育情況的曲線圖上來看,屬於同月齡幼兒中的“落後分子”。程女士自述,身爲全職媽媽的她,每一餐都是按照營養指南精心搭配,頓頓有葷有素、營養均衡。無奈,孩子並不領情,每餐都吃得很少。由於不愛吃飯,大人們經常調侃地逗菲菲——“我們是喝露水的‘小仙女’”。

“真害怕不吃飯影響到她身體和智力的發育。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程女士無奈地說。

爲了解決程女士的育兒難題,關宏巖仔細地詢問了菲菲的日常養育方式,最終,找到了癥結所在——一歲半的菲菲完全不會自主進食,每一頓飯都是媽媽一勺一勺追着送進嘴裡。爲了讓孩子多吃一會兒,程女士還經常用平板電腦播放動畫片,讓孩子邊看邊吃。

“這不是爲了讓她多吃點嘛……”程女士感到疑惑,孩子不吃飯,家長乾着急,通過“喂”的方式讓她多吃點,這也有錯?

“以不正確的方式‘愛’孩子,反而可能會耽誤孩子正常的成長和發育。”關宏巖“叫停”了程女士的餵飯行爲。她解釋,程女士的行爲實際上剝奪了孩子自己吃飯的權利。

關宏巖說:“自主進食的學習過程是人生早期非常重要的一項體驗,更是食育教育的重要一課。被強行餵飯不僅會造成幼兒心理的反感,還會降低食慾,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良好的飲食習慣對孩子身心成長、人格培養都有重要意義,需要每個家庭重視。”

專家支招

別錯過孩子自主進食關鍵期

關宏巖說,8個月到一歲的“輔食階段”是孩子學習自主進食的關鍵時期。“8個月的幼兒就應該開始着意培養自主進食的行爲;一歲左右就應該可以靠自己吃個半飽,餘下的由家長輔助完成;一歲半時就不需要家長輔助吃飯了。”

關宏巖建議,一歲以上的幼兒家長一定要學會逐漸退出孩子的進食過程,培養其獨立吃飯的好習慣。“剛開始,有的家長可能會有些焦慮。但很快你就會發現,當你放手了,孩子很快會適應自己吃飯,並吃得更香。”

案例③

6倍濃濃關愛反讓孩子掉隊

瘦瘦小小的兜兜是由爺爺帶來看家庭養育諮詢門診的。兜兜的身高、體重等發育指標持續跟不上節奏,這讓家裡的大人都很“上火”。

兜兜兩歲了,家裡有一個龐大的育兒陣容——由於爸爸媽媽是雙職工,兜兜由兩家老人輪流輔助照顧。週一到週三是爺爺奶奶帶,週四、週五是姥姥姥爺帶,週末是爸爸媽媽照顧兜兜。

“我們都愛他、關心他,全心全力地照顧他,變着花樣給他做好吃的、買好玩的。”兜兜的爺爺懊惱地提出疑問,兜兜是每一個大人的“心肝寶貝”,可爲什麼生在濃濃關愛裡的孩子,還是吃不好,睡不好,長得也不好呢?

“頻繁更換養育者會造成孩子的養育環境不穩定。”關宏巖向老人解釋。比如,老人奉行早睡早起,所以兜兜在工作日晚8點就上牀準備睡覺了;而在週末,兜兜往往跟着爸爸媽媽,睡得會晚一些。又如,兜兜的姥姥、姥爺是南方人,爺爺奶奶是北方人,因爲老人換班,兜兜在飲食上也得頻繁更換口味。

“養育方式、養育理念存在差別,頻繁‘換手’讓孩子對生活節奏的變化難以適應,最終導致作息紊亂,這很不利於孩子的身心成長、發育。”關宏巖說。

爲了幫助兜兜家調整、完善養育模式,關宏巖請6位養育人一起來到了家庭養育諮詢門診,向全體“家長”科普健康的養育方式和養育理念。同時,幫他們理順分工和關係。“最重要的是讓一家人能達成一致,當在養育問題上出現分歧時,應該聽誰的。”無疑,這個要爲孩子成長擔負起主要責任的“拍板兒”人,應該是孩子的爸爸媽媽。

專家支招

育兒不能頻繁“換手”3到6個月一換爲宜

“除了影響孩子身體發育以外,不斷更換養育者,孩子容易產生心理不安全感。”關宏巖說,信任和習慣都需要用時間來積累,養育時頻繁“換手”無疑會影響孩子依戀關係的明確,容易造成孩子哭鬧焦慮,進而阻擋孩子向外界探索的欲求。

雙職工家庭應儘量延長不同養育人的帶娃週期,保持孩子成長環境和養育人員的穩定性。“一週一換、一個月一換,過於頻繁。一般以3到6個月爲一個週期‘換手’,是孩子可以接受的節奏。”

另外,這種“三代同堂”的複雜養育環境,很容易出現理念和方式上的分歧。這個時候,幾方一定要理順養育關係,“行爲教育上、日常安排上要以爸爸媽媽的意見爲準,不要給幼兒造成難以理解的困擾。”

來源 | 北京晚報

首都兒科研究所

科普號

首都兒科研究所

新聞號

首都兒科研究所

附屬兒童醫院

健康科普

新聞動態

就診服務

首都兒科研究所融媒體矩陣

覺得好看請點擊“在看”支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