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安基金會 讓遊民阿清變農民

年近50歲的阿清(左二)街頭流浪長達3年,在縣府輔導下,從遊民變身爲農民,阿清說人生從此變得有意義,也不再流離失所。(臺東政府提供/蔡旻妤臺東傳真)

近50歲的阿清(右一)街頭流浪長達3年,在縣府的輔導下,從遊民變身爲農民,阿清說人生從此變得有意義,也不再流離失所。(臺東縣政府提供/蔡旻妤臺東傳真)

入冬首波寒流來襲,臺東縣長饒慶鈴市長張國洲前天晚上訪視關懷無固定居所的遊民和街友,並親自送上保暖衣物食品;其中夜訪桂林南路農園時,從遊民變身農民的阿清特地拿出剛摘採的茄子辣椒送給饒,阿清臉上自信的笑容,不僅驅走寒意,也讓現場氣氛溫暖了起來。

年近50歲的阿清和妻子離異後因故入獄,出獄后街頭流浪長達3年,在縣府的輔導下,從遊民變身爲農民,阿清說人生從此變得有意義,也不再流離失所。

阿清1年前透過人安基金會的介紹,得知縣府提供農地給街友,不但能自給自足,農作也能販賣,他從此變成農民,種植地瓜葉、茄子、蔥等。農園還附有空房間,現在他也有1位工作夥伴室友。阿清說,當農民後,覺得人生有了目標和意義,有了工作也有了遮風避雨的地方,不必再流離失所。

他也懂得飲水思源,將部分蔬果免費捐贈給平安站,讓其他街友得以溫飽。最特別的是,跨年夜他也將協助阿妹演唱會場地清掃服務

饒慶鈴表示,未來有2項目標,希望「遊民變農民」,7月已開闢1處農地讓遊民耕作,協助他們有自謀生活能力,另是「遊民變遊客」明年將引進沐浴車服務,讓遊民可以好好洗個熱水澡,注重清潔衛生,希望讓他們能自給自足並提升信心,也增加工作生產力

社會處長陳淑蘭表示,縣內列冊關懷的53位遊民及外縣市無家可歸者共近70位,將持續提供街友短期安置、寒冬庇護與供餐服務,呼籲社會大衆倘若發現路倒或急需關懷的民衆,都可聯繫社會處協助。

此外,因應氣侯日夜溫差變化大,社會處除在廣場設置熱食站、提供保暖禦寒物資組、暖暖包及日常生活用品,也將加強走動式關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