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徹底明白: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是在家裡守好這三個溫度

作者:主創團·牧青野

你有沒有發現?人到中年,才徹底想明白這件事:

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就是你一生最大的財富。

爲人父母,誰都想給孩子最好的物質養育。

但等到孩子十幾歲,你會越來越覺得,家庭教育給予孩子的精神財富,纔是他們未來持續優秀最強的底色。

有句話說,不幸的孩子各有各的不幸,但幸福的孩子一定都有相似性。

這些幸福孩子的背後,他們的家庭教育都有這三個共性:

10℃的影響:

讓教育“不留痕”

網上看到一個視頻:

爸爸坐在前面叭叭地給女兒講道理,女兒認真在“聽訓”。

但背在身後的手卻“出賣”了她——一邊剝着橘子皮,一邊假裝撩頭髮順便把皮丟進垃圾桶。

真是一點也沒耽誤。

有人說,父女倆的互動,像極了現實生活中我們教育自己孩子的日常。

父母引經據典,甚至躬身入局,把小故事中蘊含的大道理講給孩子,希望他從此“幡然悔悟”,做個聽話懂事、唯父母正確道理是從的好寶寶。

結果,孩子經常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爸媽說得嗓子冒煙,他愣是一句話都沒記住。

在心理學中,這種現象可以從這幾個角度分析:

1、從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來看,孩子在不同認知階段的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

比如學前階段的孩子理解不了大道理背後的觀點和動機,所以你說得越複雜,他越聽不明白。

而7-11歲的孩子,雖然聽得懂道理,但受直覺思維限制,他們對道理中的複雜因果關係和邏輯推理懶得深入分析。

至於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說啥,他們都不想聽。

2、從情緒調節的能力來看,孩子在成年前的情緒調節能力還沒有發育好。

而且很多父母講道理的時候,喜歡指責、埋怨,這會帶給孩子一種負面情緒體驗,進而形成防禦型態度,拒絕聽從父母的建議。

3、從自尊心和自主性的角度來看,孩子隨着年齡增長,會更渴望從父母那裡拿回掌控感。

他們想要完成自主性的獨立,就會去對抗父母的干涉和指導。

盧梭曾說:“最好的教育,是無所作爲的教育。”

換句話理解就是:

教育這個行爲最好不要明顯地發生,但又要不留痕跡地引導孩子發揮出他們的潛能。

所以,可以試試用10℃的溫度影響孩子的方式:

1、退出一些距離,不過分干涉,讓孩子多在體驗和嘗試的經驗中成長。

2、父母做好榜樣,用自己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3、營造好的教育氛圍。多鼓勵和肯定孩子,多看到他們的積極表現,讓孩子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和良好的親子關係中,自然而然地成長爲他們本該成長爲的樣子。

刻意的教育,培養不出真正優秀的孩子。

從小就有機會“撞一撞南牆”,和父母本身就做好榜樣力量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擁有蓬勃的生命力。

50℃的引導:

懂一些科學的養育方法

雖然前面說了教育要儘可能不留痕,不干涉,但不是說要完全對孩子不管不顧。

而是儘可能在不着痕跡的引導中,激發出孩子身上被隱藏了的美好品質。

要做到這些,可能就需要懂得一些和孩子相處的“技巧”,之後用50℃的溫度去引導孩子。

溫度不能太高,否則容易教養過度;不能太低,否則容易教養失控。

先分享一件我和女兒之間的趣事。

女兒每次上廁所,都得拿本漫畫書。

有次到了晚飯時間,她蹲裡面半小時都沒有出來。

當時我正好看到一本書中提到“自然後果懲罰法則”,於是就決定讓女兒接受蹲廁所時間太長,導致沒有飯吃的自然後果。

按照我的預估,女兒受了自然懲罰,會深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痛改前非”做一個上廁所不拿漫畫書,蹲坑不超過5分鐘的省心娃。

沒想到過了一會兒,女兒拖着坐麻了的右腳出來,一看桌上乾乾淨淨,連滴湯都不剩,竟委屈得嘴一撇,拖着麻了的腿艱難地回臥室了。

直到晚上,我實在熬不住,敲門送了幾次飯她才理我。

我當時挺鬱悶,明明是想教育她,結果反過來讓她給我好好上了一課。

不得已之下,我向做家庭教育的好友傾訴自己的煩惱,電話那頭的她差點笑瘋:

“承擔自然後果的前提是你應該提前告知。

你要提前告訴她錯誤做法會有什麼樣的後果,然後她如果做不到,再去承擔做不到的後果就行了。

你倒好,啥也不說。結果娃上完廁所一出來,飯都沒有了,關鍵她還‘瘸’個腿,想想都心酸。”

在好友的提醒下,我又去查了些關於兒童青少年成長和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這才發現自己之前竟然錯得太離譜了。

比如女兒上了初中後,總說壓力太大。

之前我一直覺得是她在學習方面的壓力,現在才明白原來是我對她期待太高,帶給她的情緒壓力太大。

還有段時間,她總說學習沒意思,活着沒意義,不如躺平擺爛。

我當時很生氣,還責怪她上進心不足。

現在才知道,當時的她最需要的是好好宣泄情緒,而不是壓住情緒聽我的話努力去拼。

在一本書中看過這樣一個觀點:

很多父母都是在隨着自己的思維慣性和思維惰性,無意識地看向孩子。

要養好孩子,先要懂孩子,還要懂科學的養育方法。

否則只能是花了力氣,反而害了孩子。

100℃的尊重:

允許孩子有自己的人生

再分享一個有點沉重的真實案例:

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和母親之間糾葛20多年的親身經歷。

他出生在安徽的一個農村,父親小學沒畢業就輟學了,但母親卻是實實在在的好學生。可因爲初三和“壞孩子”混,導致沒有考上高中。

這或許成爲了母親的一個執念。

在她生下女兒和兒子後,就對姐弟倆要求非常嚴格。

母親總對他和姐姐訴苦,說自己當年就是因爲沒有好學歷,經常被別人看不起,吃了不少苦。所以才這樣逼着兩個孩子好好學習,爭到第一。

他說自己小時候沒有童年,只有無盡的題海。

當他發現作業怎麼都做不完時,就開始嘗試“耍滑頭”,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喝水,一會兒假裝查資料……

母親發現他在故意磨蹭後,狠狠揍了他一頓,嚴厲禁止他再關上臥室門,甚至規定除非考到滿分,否則平時也不許出去玩。

高中的時候,因爲一分之差,他沒能如願考上最好的C9班,內心非常痛苦。雖然表面裝作不在乎,但回到宿舍就低着頭拼命地學習。

而這時的母親,也許是年紀大了,好像突然幡然醒悟了一樣,反而轉頭勸他不要那麼拼。

可年幼時母親的那句“你要做到最好”,早已深紮在他的骨血中,一旦拔出,就會連血帶肉。

即使他如此努力地學習,高一結束後,他還是沒能如願踏進C9班。

他說自己知道結果的那一刻,就好像失去了人生所有的意義,只能帶着軀殼麻木地在教室、宿舍、食堂悠悠晃盪……

母親發現異常後,找了次機會和他徹夜談心,說之前對不起他,說她也只是爲了孩子好,說成績不重要,說希望他不用對自己要求那麼嚴格。

他無力地看着已經略顯蒼老的母親,看着她佝着腰擦淚。

他很心疼,但心裡知道,一切都回不去了,甚至覺得母親安慰他的話看起來那麼荒謬可笑。

後來,他確診了抑鬱症。

在母親抱着安慰他時,他會悄悄地想,如果小時候母親也能這樣做就好了。可惜一切沒有如果。

“你只有做到最好,纔不會被看不起”,這句話就好像魔咒一樣箍緊他的腦袋,也一直禁錮他的人生……

母親在孩子小時候說的一句錯話,孩子卻在用一生買單!

她用自己沒有實現的期待,綁架了孩子的一輩子。

書籍《暮色將盡》中提出過一個觀點:生命是按照生物規律而不是個體規律運作的。

當我們把自己的高期待,當作衡量孩子成長的標準,就會忽略孩子的獨特性和個體性,也會忽略孩子的隱藏情感和真實需求。

想起另外一個故事:

知乎上一位網友說,有次她女兒考了倒數,委屈巴巴地掉着眼淚。

但她緊緊抱着女兒說:“你在媽媽眼裡你就是最好的,你不需要什麼都做第一,無論你考多少媽媽都愛你!”

當時孩子姥姥看到這一幕,感慨地說:“你們這一代人真的太會照顧孩子了,考不好不僅不責罵還要安慰。”

她沒有回覆母親,只是默默在心裡說了一句:“因爲我們不想讓自己當年受過的傷,再重複到孩子身上。”

你有沒有發現?

在這個自由、權利和認知逐漸增長的時代,親子之間的相處關係,正從傳統的服從和權力關係,轉換到平等和珍惜關係。

我們自父母輩那裡沿襲而來的老套路,早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孩子。

其實養好現在的孩子,方法很簡單:

10℃的潛移默化,不過度干涉、不刻意管教;

50℃的引導,用科學專業的方法激發出孩子原本就擁有的潛能;

100℃的尊重,接納孩子的不同面,允許孩子有不同的人生。

只要做到這三點,孩子就能在合理的教養中,自由地生長出他最好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