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東風再起 格靈深瞳加速拓展應用領域

今年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的開展“人工智能+”行動迅速成爲行業熱詞,引發廣泛討論。從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到七年後將“人工智能”上升爲一種系統化行動,意味着我國正加強頂層設計,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爲引擎的新質生產力。

業內普遍認爲,“人工智能+”是基於大模型、大數據、大算力等技術,實現人工智能對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對企業而言,率先實現人工智能技術的商業化落地者,將在“人工智能+”行動中佔得先機。

格靈深瞳作爲一家較早佈局“人工智能+”的廠商,經過十年自主研發,成長爲AI“全能型選手”,在大模型、大數據、大算力方面均形成核心優勢,且將技術落地到諸多應用場景,實現對多個行業的科技賦能,成爲行業矚目的焦點。

前瞻性佈局 領航多領域“人工智能+”

基於“讓AI造福人類”的願景,格靈深瞳積極佈局商業化落地應用。至今,已在智慧金融、城市管理、智慧商業、軌交運維、體育健康、元宇宙等領域形成智能產品及解決方案。

在金融領域,格靈深瞳智能硬件產品已覆蓋某國有銀行全國各省市的上萬家網點,包含智能安保、智能運營、智能風控等多個金融業務場景;面向銀行的垂類大模型也已經落地應用,能夠提升過去一些不易識別或精準度不高的複雜行爲動作的識別效果。

在軌交運維領域,公司研發的解決方案支持數條高鐵、地鐵線路的列車巡檢業務,可通過點雲技術對列車各零部件的數據進行高質量採集和智能分析,實現自動化的故障或缺陷檢測,有效提高了檢修效率,保證列車的運行安全。

以3D重建技術爲基礎,結合動作模型庫和人體運動功能學,格靈深瞳打造出學、練、賽、評一體化智慧校園體育解決方案,可實現精準評估,輔助決策,爲教師提供分層教學支持。該產品已服務北京某中考體育考點,全國範圍內覆蓋老師和學生超10萬名。

針對元宇宙領域的探索,公司基於三維人體姿態和行爲識別技術自研了大規模沉浸式人機交互項目,提供沉浸式交互體驗的空間型XR產品。項目的真人線下運動式交互、無眩暈感沉浸式體驗、內容一鍵下發+切換等優勢,爲沉浸式互動遊戲、賽事、發佈會、文化旅遊、展覽領域帶來全新的機遇和前景。該項技術和產品落地在北京科學中心後,有效提升了科普效果,獲得觀衆好評。

夯實底層技術驅動 拓展無限可能

格靈深瞳在衆多領域的成功落地,得益於其自主打造的底層AI技術平臺——深瞳大腦。

深瞳大腦包含數據平臺和訓練平臺,由數據採集、數據預處理、數據標註、模型訓練、模型優選、數據管理等模塊組成。目前,深瞳大腦可支持數十億訓練數據、數億類別任務、數十億參數模型的訓練;訓練平臺則生產高質量的算法,推動應用的落地。數據平臺收集應用產生的高質量數據又促進算法的提升,從而算法、應用、數據在深瞳大腦系統內形成人工智能的正向循環,爲公司的高效研發創新與產業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不久前的華爲中國合作伙伴大會2024活動上,格靈深瞳對外展示了公司自主研發的多模態大模型。模型應用了先進的多模態弱監督學習技術,可大大降低數據標註的成本;在少量樣本學習場景中,能顯著提升模型精確度,並擁有出色的零樣本泛化能力,輕鬆實現模型的冷啓動;藉助自主學習方案,用戶可迅速用行業數據進行模型微調,打造滿足特定行業需求的垂直行業大模型。此多模態大模型現已在智慧金融領域落地,並在城市管理方面進行試點。活動現場,格靈深瞳還展示了與華爲昇騰合作研發的全國產化訓推一體機解決方案。使用一體機方案,客戶現場即可實現數據飛輪和模型的迭代訓練,提高算法精度的同時,縮短了算法生產週期,保證了數據安全。

基於“實現通用人工智能”的公司戰略,格靈深瞳持續在數據和算力方面加碼。數據方面,在深耕場景多年積累的優質數據觸達力和數據沉澱基礎上,爲客戶開發了一系列大數據產品,幫助客戶從場景數據中獲得更多洞察,從而提升業務質量和效率;算力方面,公司深挖自有潛力的同時與外界聯手,取得與華爲的緊密合作,結合格靈深瞳的算法軟件優勢和昇騰全棧基礎軟硬件平臺優勢,推出基於昇騰AI平臺打造的聯合解決方案,共建人工智能生態。此外公司也與多家國內外芯片廠商合作,進行適配應用。

隨着國家對人工智能支持力度的加大,格靈深瞳加速推進AI技術產業化進程,拓展更多可能性。根據公開披露的報告,公司在多個新領域均有在研項目,技術涉及可穿戴設備、飛行機器人、語音語義多模態能力建設等。

公司創始人趙勇在近日上交所舉辦的科創板新質生產力行業沙龍上表示:人工智能的落地應用需要緊密結合具體場景,深入理解用戶需求,才能開發出真正有價值的產品。格靈深瞳將持續挖掘新的應用領域,積累更多的專業數據和經驗,推動AI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普及。

雷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