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機協同 打開學生的數據“黑盒”

2018年6月,在上海市教委的指導、黃浦區教育局的支持下,盧灣一中心小學開始了信息化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探索與實踐。我們通過頂層設計、體系化規劃,構建教育信息基礎設施,支撐教學應用百花齊放;通過數據釆集、數據治理、數據挖掘,達到洞察、預測和決策的目的。

作爲首批上海市信息化標杆培育校,我們積極探索AI+教育,圍繞“3個數字化”,打造集數字化智能物聯、數字化教育教學、數字化學生評價於一體的“數字孿生學校”,探索AI支撐的情感教育途徑,從而實現大規模因材施教。聚焦學生、教師、教育教學過程,在數據驅動下逐步走向智慧應用,注重五育融合,爲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在傳統的課堂中,一個老師面對全班幾十個學生;課堂練習、授課信息的反饋收集等,都得通過逐個問詢等相對粗放的方式獲取;學生的興趣點、難點、學習過程的數據藏在“黑盒”裡,老師很難據此調整教學計劃。

如今,“人機協同”打開了這個“黑盒”,讓課堂數據透明化,讓一切變得不一樣。

以課堂練習爲例,傳統課堂上,老師通過課堂巡視、講評個別學生做題情況來落實知識點,待憑經驗判斷大部分學生已掌握後,再開始下一環節的教學。

而在AI課堂中,教師與人工智能“人機協同”,能夠根據學生的答題數據生成學習動態曲線,實時呈現知識點掌握情況、錯題與錯因分析,爲教師下一步教學提供科學依據。很多教師反映,有了大數據等高科技,自己腦中可以動態生成智慧教學方案,自己的教學方法更加科學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更高了。

我們相信,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可以推動教學從數字化到數據化,爲教師減負增效。同時推動對學生個性化分析,以學定教、因材施教,並且提供大數據輔助下的決策建議,讓教育治理更加科學高效。

作者:吳蓉瑾(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