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行長易綱 獲A級評價 開放改革 任重道遠

人行行長易綱圖/中新社

環球金融雜誌(Global Finance)評選的全球主要國家央行總裁評比於近日出爐,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打破過去大陸央行評分不高的慣例,拿下上任以來首次的「A級」最高評價,與其並列的還有歐盟、巴西、加拿大等九位央行行長。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和臺灣央行總裁楊金龍則位列「A-」。

如今人行開放改革任重道遠,具備國際化背景因此成爲行長一職的必要條件。現年63歲的易綱作爲大陸人行體系中首位「海歸」背景的行長,自學術界轉任金融界,深耕20多年,可說具備國際視野、理論基礎以及專業涵養。

易綱在求學時期先後取得北京大學經濟系和美國伊利諾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併成爲印第安納大學和普渡大學印第安納波里斯聯合分校的經濟系副教授。他在1994年返回大陸後,參與創辦北京大學大陸經濟研究中心,其後再於1997年投身人行工作。

在人行服務的24年的職涯中,易綱曾出任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秘書長、貨幣政策司副司長、司長和人行行長助理等貨幣相關重要職務,直至2007年12月升任副行長,並在之後的十年間主管貨幣政策,成功從學者「轉行」成爲官員。

易綱最終於2018年3月19日,接任人行行長職涯15年、歷任任期最長的周小川,正式成爲人行行長。

路透引述人行官員說法表示,易綱接任行長並不意外,他的行事風格穩健,理論功底和業務水準並不遜於周小川,將使央行政策延續且穩定。此外,易綱也是國際會議中的老面孔,這將有利於提高大陸的國際話語權。

豐富的金融背景也爲易綱帶來活絡的市場觀念,人行官員指出,易綱較認同自由市場理論,且反對較爲死板的套路。這樣的思想也反映在他對貨幣政策的執行面,易綱過去曾在金融論壇中表示,「貨幣政策必須按市場規律,因勢利導」。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衝擊各地經濟,各國央行爲確保金融市場熱度,多以低利率及釋放流動性救市,並預計在經濟復甦前皆維持寬鬆政策。然而,在易綱領導下的人行卻反其道而行,放出緊縮貨幣政策的訊號。市場分析,其用意或在吸引國際資本流入。

隨後,大陸領先全球自疫情中復甦,人民幣匯率走強使其區域影響力逐漸加大,再加上國際投資者爭相購入大陸的高息債,爲大陸創造加速開放金融市場的條件。易綱在當時曾向市場預告,寬鬆的高峰期已經過去,該是時候開始考慮退出政策工具。

展望未來大陸金融政策,易綱於今年6月份出席陸家嘴論壇時曾經表示,將關注貨幣政策力度和節奏、綠色金融推進和普惠金融的發展。

另外,8月23日易綱主持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時,定調大陸金融政策,強調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且要堅持推進信貸結構調整,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並促進實際貸款利率下行,並加大信貸對中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支持力道。

分析人士認爲,以此預判大陸後期貨幣政策的施力點,人行今年內還可能透過再貸款、優惠存款準備金率等政策工具,推進信貸結構的調整。但由於疫情狀況使大陸經濟恢復仍不穩定,因此保持信貸平穩增長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