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浮石北漂現蹤四國外海 11月底恐接近關東

沖繩本島等地沿海出現大量「浮石」。(圖/路透社)

日本受到今年8月小笠原羣島海底火山噴發影響,在沖繩本島等地沿海出現大量「浮石」,已北漂到四國地方外海。專家預測,如果浮石跟着黑潮持續北上,11月底有可能接近關東地方。

小笠原羣島海底火山「福德岡之場」今年8月噴發所產生的大量浮石(多孔火山碎屑岩,能在水中漂浮),從10月中旬起陸續漂流到沖繩本島,已對漁業及觀光業帶來影響。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在得知大量浮石漂流在太平洋後,日本第5管區海上保安本部持續派遣航機在轄區海域進行警戒。

結果10月30日在四國地方高知縣足折岬約146公里外海域、10月31日在高知縣室戶岬約207公里外海域,都發現方圓數10公里範圍看似浮石的漂流物。

高知縣政府昨天已針對沿海地區的市町村政府及漁業協同組合(類似漁業合作社)等提出呼籲,漁民應留意船隻捲入浮石可能造成引擎故障等情況。縣府也跟上述單位商議因應作爲。

高知縣政府表示,夜晚與清晨很難看清海面,等到發現浮石出現可能爲時已晚,希望出海進行捕撈作業的漁民,應對船隻勤加進行檢查。

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主任研究員美山透日前預測,浮石可能會在11月上旬到達四國地方附近海域,接着跟着黑潮移動,11月中旬到達四國地方與紀伊半島間的紀伊水道海域。

再接下來,這些浮石可能會在11月底相當接近關東地方等本州島南岸。

美山表示,目前狀況跟電腦模擬大致相同,浮石正照預想持續移動。

至於浮石會不會真的漂流到沿岸地區,還要看風向,美山說,如果吹南風的話,浮石有可能被吹到相當接近港灣的地方。

另外,日本最早受到浮石影響的沖繩縣,今天還是可以在沖繩本島海岸及外海看到大量浮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