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連12個月見貿赤 創7年最長連續紀錄

日本財務省週三報告,受銷往美國汽車及輸往中國晶片相關產品帶動,7月出口年增19%達8.75兆日圓,連續17個月擴張,增幅優於經濟學家預估的18.2%。

從阿聯酋進口的原油、從澳洲輸入的煤炭和液化天然氣價格高漲下,7月進口額年增47.2%,來到破紀錄的10.2兆日圓,增幅超出預期的45.7%,連續18個月增長。

財務省指出,7月平均匯率爲136.05日圓兌1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跌幅23.1%。

貿易赤字從前月的1.4兆日圓擴大到1.44兆日圓,連續個12月呈現逆差,創2015年來最長連續紀錄。

7月日本對美國的進口額,激增46.9%來到1.06兆日圓,連續17個月成長。日本對這個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貿易逆差,因而年減22.4%縮至5,128億日圓。

對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進出口額雙雙增長,分別年增34.6%、12.8%。

日本從中國進口個人電腦和手機爲主,7月進口額達2.21兆日圓。日本則輸出晶片等電子零件及視聽器材到中國,對中出口額攀升到1.78兆日圓。

分析師警告,長期處於貿赤狀態下收入外流,傷害日本企業和家庭,更何況並無跡象顯示,日本經濟能從新一波新冠疫情強勢復甦。

農林中金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南武志(Takeshi Minami)指出,由於全球緊縮貨幣政策,接下來日本出口可能放緩,這恐弱化企業的投資意願。他表示:「全球景氣走下坡的疑慮罩頂,日本這個出口導向經濟體,恐在今年稍後及明年初失去動能。」

大和總研經濟學家岸川(Kazuma Kishikawa)認爲,日本整體出口會微幅增溫,但日圓貶值的正面效應不大可能立即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