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連續7年汽車出口霸主拱手讓出 中日兩強未來決勝點浮現

中國終於奪下日本坐了7年的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寶座,不過面對各國接踵而來對電動車的反傾銷、反補貼風潮,中國汽車業者也面臨難題。(圖/路透)

中國2023年汽車出口量已確定超過日本,首次躍居世界首位。據日媒分析,中國車企將銷售重點擴大至歐美撤離後的俄羅斯,以及做爲進駐北美跳板的墨西哥、不斷轉向純電動汽車(EV)的歐洲和東南亞,是中國汽車超越日本的主因。而未來中日這兩個全球汽車霸權持續競爭下,東南亞市場將成爲兩大汽車強國的決勝點。

據《日經中文網》報導,中國企業在世界汽車市場的影響力正在增強,而歐洲等地則持續以抵銷中國電動車出口補貼等措施保護本國產業和維持就業機會,出現了警惕中國車流入的動向。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1~11月中國出口量同比增長58%,達到441.2萬輛。而日本的出口1~11月增長15%,增至399萬輛,預計2023年全年也僅爲430萬輛左右,已無望保持對中國的領先勢。這將是2016年以來日本第一次從汽車出口量第一的寶座跌落,當年日本首次超越德國,登上的汽車出口全球第一,維持全球第一頭銜僅7年時間。

中國的目標是以EV轉型爲助力,成爲引領世界市場的汽車強國。面向俄羅斯的出口拉動了整體,今年出口量達73萬輛,爲上年同期的7倍。中國汽車主要是接受了退出俄羅斯市場的日美歐汽車商份額,而出口漲幅第2大的市場是墨西哥,增長71%,達到33萬輛。

報導說,中國出口的汽車大多爲汽油車和柴油車,而新能源車則多是面向歐洲和東南亞,以美國特斯拉和比亞迪拉動出口的作用最爲明顯。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顯示,1~10月EV等新能源汽車的出口增加77%,達到143萬輛。佔整體的比例已達34%。

由於中日汽車出口數量差距不大,日本仍有可能在短期內奪回全球汽車出口王座,報導分析稱,中日兩國的決勝點很可能落在日本車市佔率較高的東南亞。日企的EV轉型較爲落後,而中國企業正在搶奪東南亞日本汽車的市佔率,今年前10個月對亞洲出口已逼近歐洲,一位中國大型國有汽車廠高管指出,「今後將進入在東南亞市場與日本企業展開競爭的時代」。

報導指出,中國擴大汽車出口背後仍有緩解國內產能過剩的目的,去年大陸汽車廠的開工率僅爲54%,與2017年的67%相比大幅下滑,國內市場正面臨嚴重的供應過剩問題,企業間優勝劣汰,有一些小型汽車廠已被迫倒閉。

報導說,目前世界各國都在應對中國電動車低價爭問題,法國和意大利已着手限制包括中國在內的電動車補貼,土耳其則直接實施進口限制。進入12月後,德國突然中斷了EV購買補貼的發放,目標也是對準低價傾銷的中國電動車。如果中國的內需低迷長期持續,捲入各國的供應過剩現象也將加劇,有可能對汽車製造商和供應鏈的運營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