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曾造訪 「全臺最悲慘古蹟」北市草山御賓館擬2026年修復

北市市定古蹟陽明山「草山御賓館」9日辦理修復工程動工典禮。(張芷瑜攝)

北市市定古蹟陽明山「草山御賓館」外觀。(北市文化局提供/張芷瑜臺北傳真)

讓百年古蹟再現風華,歷經多年協商,甚至曾被評爲「全臺最悲慘古蹟」,北市市定古蹟陽明山「草山御賓館」9日辦理修復工程動工典禮,北市文化局表示,主體修復工程將投入1億3600萬元,預計2026年完工,未來以恢復昔日風貌爲目標,並可與草山周邊文化資產串聯。

文化局指出,草山御賓館興建於1923年前後,作爲接待日本裕仁皇太子所建,建物包含洋館與日本家兩棟建物以及日式庭園景觀,民國時期由著名建築師王大閎設計並增建洋房,草山御賓館不只接待過日本裕仁皇太子,也是先總統蔣中正來臺後第一處住所,並曾作爲時任考試院長孫科及其兒子住所,極具文化價值。

文化局說明,草山御賓館的洋館及日本家建物呈和洋折衷風格,洋房卻呈現簡潔現代主義造型,外觀搭配斬石子工法,截然不同的建物風格使修復工程兼具日式木構造、屋瓦傳統工法與現代建築特殊匠藝的多樣性,極具挑戰性,是北市保存維護文化資產的獨特案例。

文資委員李幹朗表示,因爲草山溼氣重,又有溫泉硫磺,房舍不易保存,1998年來鑑定草山御賓館可否當古蹟後,才經10年就倒成一片廢墟,當時才說是全臺最悲慘古蹟,經過25年終於可開工很欣慰,此次修復剛好也迎來房子滿百年紀念。

李幹朗也分享,日治時期臺灣爲了招待日本皇親貴族,蓋了好幾座賓館,要給皇太子使用的則加個「御」字,北部就有兩棟,當時身爲植物學家的皇太子來訪,留下詢問池內八角蓮花的趣聞。

建築師徐裕健則表示,當初來看房子時,全部木結構垮掉、門窗都歪斜,未來修復除了舊料使用極大化,達到文化資產保存目標,也想恢復日式庭院風貌,並加上舊照片及解說站,讓整個區域除了自然、觀光資源,還有人文故事資源,民衆來休憩也可體會歷史場景。

談到草山御賓館後續利用計劃,文化局副局長田瑋表示,如果之後交給北市經營,建物部分會維持皇太子參觀時原貌,傢俱等陳設都會準備,而洋房則會跟日式庭院結合,可來享受當時餐飲,也可做文創設計,未來則能結合周邊資源,形塑草山小鎮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