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預測:32年來中國GDP增長將首次低於亞洲新興經濟體

經濟專家預測,中國今年GDP增長率可能是1990年以來首次低於亞洲新興國家。圖爲從公園的帆狀造景遠望北京最高建築北京中信大廈。(圖/美聯社)

《日本經濟新聞社》近日發表中國2022年經濟增長調查報告,這項彙總多位中國經濟專家預測的報告認爲,今年中國受房地產市場與疫情防控影響,GDP增長率預測僅3.2%,相較於亞洲開發銀行預測其他新興國家平均增長率5.3%低了許多,也是自1990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首次低於亞洲新興經濟體。

《日經新聞》調查報告針對多位中國經濟專家的預測結果指出,中國2022年7-9月的國內生產總值預測比去年同期高出3.2%,雖然相較4-6月的低迷情況開始回升,但由於上海市大規模封城,復甦力度仍然偏弱。

此次調查中國全年的增長預測是2022年3.2%,2023年4.9%,2024年4.7%。它從2021年8.1%急劇放緩,已連續3年低於5%-6%的潛在增長率。

報導說,2022年調查的預測值範圍分佈在2.2%和4.1%之間,遠遠低於中國官方3月份公佈的5.5%左右的目標,並從3月份與6月份調查的數字繼續向下修正,有超過1/4受訪專家對中國GDP成長預測更是低於2%。

越來越多的經濟專家認爲中國經濟環境面臨困難,由於房地產的衝擊和防疫措施造成的疲憊,經濟的下行壓力正在增加。只要房地產和嚴格的防疫繼續下去,通過財政政策和降低利率來恢復經濟就會非常困難,通貨緊縮的情況將會加劇。

當被問及2022-2023年中國經濟的挑戰時,在衆多選項中,疫情的防控和低迷的住房市場位居榜首,其次是消費情緒疲軟和出口需求停滯。

報導引述專家的話指出,中國經濟高度依賴的房地產低迷,其影響尤其嚴重,「房地產是經濟復甦的一個主要不利因素,違約和項目未完成的風險減緩了住房需求」,房地產泡沫如果破滅時就會出現硬着陸,中長期的復甦變得更加困難。

此外,此次調查中不少觀點認爲嚴格的防疫措施不會很快結束,可能至少要維持到2023年3月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本次的調查是由《日本經濟新聞》和《日經QUICK新聞》在9月中下旬對專門研究中國經濟的經濟專家進行了書面調查,收到了31位受訪者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