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狂瀉8次誤認腸躁症 中年男罹大腸癌4期

有病患3個月前排便次數增爲8次,檢查發現已罹大腸癌4期。( 示意圖/ Shutterstock )

大腸癌顯現出來的症狀多變,醫師表示,有民衆排便頻率大幅增加,原以爲是腸躁症,想用益生菌改變腸道菌相,但仍無效,經檢查發現,原來已罹大腸癌4期。醫師提醒,只要排便習慣改變,從原本正常轉爲便秘或拉肚子,都需注意,應提早就醫檢查。

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在《健康2.0》表示,近來遇到一男性病患表示,十多年來,其每天排便次數爲2~3次,原本被醫師認爲是腸躁症,也就不以爲意,但3個月前開始有腸胃道症狀,常感到脹氣,晚上會聽到肚子發出咕嚕咕魯的叫聲,每天的排便頻率增爲7~8次,且屬稀散、無法成形,且上完廁所仍感覺肚子悶悶的。

錢政弘表示,該病患原本想透過吃益生菌、多休息改善,但症狀依舊,經大腸鏡檢查發現,原來腸道已有5公分的腫瘤,使得大腸管徑少了一半,糞便因此只能透過僅剩的管徑排出,所以較稀稀散散的,因腫瘤未出血,所以糞便顏色正常、無血便現象,讓病患缺乏警覺心,未及早就醫檢查,最後經大腸鏡檢查,才確認已罹患大腸癌4期。

外科醫師江坤俊也提醒,民衆只要排便習慣改變,次數明顯減少或增加,都可能是腸道出現異狀,最好儘速就醫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